第六章:白虹贯日(1 / 2)

君主英明则贤臣为政,君主昏聩则奸臣弄权。先帝驾崩后,新君昏庸无道,只知贪图享乐,沉迷酒色,不理朝政。

自古以来,改革都会触碰到旧贵族的利益,这些旧贵族不甘心自己的利益被瓜分或者削弱,就会联起手来反对改革。

耿老的改革也不例外。先皇在时,有皇帝的支持自然可以顺利推行下去。

现在的皇帝可不管这些,只要自己高兴,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什么律法、什么规矩,全部形同虚设。

至于用人,看谁顺眼就用谁。于是,正直忠义之臣大多被罢黜,奸佞谄媚之臣多有被提携。

副丞相邱坤山最善揣摩新皇的心思,然后投其所好,所以深受皇帝的宠爱,朝中许多事务都交由他处理。

就这样,旧势力死灰复燃。耿敬德二十几年苦心经营才开创出来的繁华盛世,转眼又回到了原来的样子。

看着自己几十年的心血就这样付之流水,耿敬德十分悲痛。为了天下黎民百姓,他冒着杀头的风险劝谏了皇帝多次,皇帝不但不听反而越来越讨厌他。

眼看着朝中奸佞势力越来越庞大,朝廷越来越腐败,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耿敬德实在没办法,心灰意冷的他向皇帝递交了辞呈,请求告老还乡。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回到故里的耿敬德仍然心系朝廷,心系天下,心系穷苦百姓。他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天下苍生尽自己的绵帛之力。

做什么好呢?

经过一翻深思熟虑之后,他决定兴办一所学堂,为朝廷多培养出一些德才兼备之人。

于是他四处游说,筹资修建了城南书院。

城南书院自建院以来,每三年的科举考试都会给朝廷输送出许多国家栋梁之才。

三届之内,已经出了一个状元,一个探花,进士、举人也有三十多人。

由于城南书院教学成绩天下闻名,所以无论是富贵之家还是穷苦百姓,都想方设法要把自己的孩子送进书院深造。

这一日中午,老院长正在院中小憩。忽见一红光满面、慈眉善目、须发皆白的老和尚径直走到床前,双手合十,口宣佛号,对着自己念了几句似诗非诗的话:

“十载寻徒劳无功,七星护体圆虹出。彩昙有缘根基固,天下同心鱼水盟。”言讫不见。

老院长醒来,原是一梦,心中正自疑惑,老管事忽然来禀:“先生,门外有一妇人带一小孩求见。”

李桂英带着儿子来到了城南书院。在老管事的带领下找到了耿敬德老先生,恳求老先生让卫民在书院里读书。自己愿意在书院里做苦力,以抵扣学费。

耿敬德仔细看了看袁卫民,这孩子虽然只有六、七岁光景,却长得眉清目秀,机灵可爱,眉宇间隐隐有一股浩然之气。

尤其是他脖子上戴着的银项圈,看似普通,实则是极具灵力的异世珍宝。

耿敬德精通阴阳五行学说,还擅长奇门遁甲之术,一双慧眼自然非比常人。

袁宏家的事情耿敬德早有耳闻,特别是袁卫民复活的传奇在大雄县已到处传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