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祝彪闻鸡起舞,栾教头院外悟太极(2 / 2)

但在太极拳上,陈凡有着自己的坚持,只因太极拳的影响力太大了,在后世,太极拳普及性最广的内家拳法,国人练太极拳,国外人也练太极拳。

陈凡没系统学过武术,但是既然流传如此广泛,必然有道理的,而且关于太极拳的传说太多,这是一种被神话化的拳法,所以陈凡也想看看有着系统的呼吸法,自己能将这两百年后才被创出的拳法练成什么样!

会不会后世的历史,将太极拳的创始人写为祝彪!

额——

这自己是不是抢了三丰的功劳!

一位的现代人,学了八百年前三丰同志的太极拳,结果穿越到了一千年前的大宋,将太极拳发扬光大,抢了三丰同志的创作权!

这找谁说理去!

你说气不气人!

陈凡正在耍太极,栾延玉在院外看了多时,对着似缓实急,似慢实快,似绵实刚的拳法十分痴迷。

栾延玉师出名门,在武道之上浸淫数十年,价值观已然成型。

性格偏软的他武学风格也偏于中庸平和,少了一分煞气,多了一份慈悲。

而这恰巧与太极拳相契合。

故而看到陈凡打的软绵的不知名拳法,不知不觉就陷入其中,隐约中有的顿悟的征兆。

依赖于敏锐的五感,陈凡在打军体拳时就察觉到栾延玉到来。

但陈凡并未故意避着栾延玉,反而暗暗加重力道,激励彰显出军体拳的威猛!

陈凡的想法很简单,他就是想借此机会,让栾延玉看清军体拳的价值,以便在庄丁中推广。

随着石秀三人组的到来,陈凡深深感受到压力,犹如一口钢刀悬于陈凡头上,随时可能斩下,压得陈凡几乎喘不过气来。

因此陈凡没有时间浪费,他急需提升祝家庄的实力,要在与梁山发生正面冲突之前解决掉李家,确保祝家在独龙岗的绝对话语权,以应对梁山的进攻。

所以即使栾延玉不来,陈凡今日也会找栾延玉讨论军体拳普及的问题,如此一来倒省事一些。

只是让陈凡不曾想到的是,栾延玉在自己打太极拳时竟陷进去了,就连陈凡打完拳法,栾延玉依旧呆立不动,整个人陷入沉思中。

顿悟!

陈凡的脑袋中冒出了这个词,不是陈凡明白顿悟,而是网络小说中经常出现这个词汇,见栾延玉如此状态,自然而然地就联想到了,不能说机智,只能说恰逢其会。

栾延玉的身体缓缓下沉,身体微曲,双腿扎马步,双腿缓缓抬起,正是太极的起手式,右揽雀尾,左单鞭,提手,白鹤亮翅,提膝拗步……

栾延玉按着陈凡的出招顺序开始演练,刚开始并不顺利,总是打打停停,不停地调整步伐,角度和重心。

每逢不理解的地方,更是呆立不动,愁眉不展,有时一停顿就是几刻钟,四十二式的太极拳,他硬生生打了一个时辰!

第一遍打完,栾延玉并未停止,而是开始第二轮,这次打的很顺畅,不到一盏茶的功夫,他就打完了四二十式。

然第二轮打完,栾延玉并未开始第三轮,而是再次呆立不动,陷入思考状态,这一思考又一个时辰过去了,可栾延玉脸上露出了喜悦之色,他再次开始第三轮的尝试。

第三次太极拳,与前两次截然不同,第一次演练由于招式不熟,打的时间最长,速度最慢,第二次有了第一次演练的基础,太极拳被他打的十分娴熟,犹如练习数年的老手,姿势标准,动作规范,一丝不苟。

第三次最为特别,在陈凡看来,栾延玉的动作已经严重偏离了太极拳,有的招式甚至被他删减掉,当然也有稍许增加的招式,有的顺序颠倒,有的发力方式发生改变,如果不是陈凡对太极拳极为熟悉,又亲眼见到栾延玉前两轮的演练,他绝对认为对方打的是假太极,严重偏离了规范动作。

可不知怎地,三次演练,在陈凡眼中,反倒是栾延玉删删减减,增增改改的第三次看起来最舒服,最符合栾延玉的气势,有种说不出的韵味油然而生。

陈凡恍惚不解,不明白其中原因,可是隐约间又仿佛有种东西在他脑袋中闪现,可就像似出未出的幼苗,尚未突破大地的壁垒,不曾见到艳阳,有种云遮雾绕的压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