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10(1 / 1)

当金山的轮廓出现在视野尽头印第安人的导航工作便结束了,临近分别时他又一次告诫我前方可能的危险并希望我能到此为止。

而已经被可能的发现冲昏头脑的我完全没把这位善良的印第安人的劝告放在心上,甚至因为他一而再再而三的提议心生不悦。

匆匆分别之后我将马交还给他,独自踏上了前往金山的最后一段旅程。

远看之下那座命名城市的土丘呈现出西部山丘特有的红色,其平整的表面上似乎没有生长任何植被或者只有杂草,和我在路上见到的其他山丘并没有不同之处。

而村镇在我继续前进十分钟后隐隐显现出了它灰蒙蒙的模糊轮廓,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具有哥特式尖顶的高耸塔楼,它在沙尘弥漫的西部荒野之中就好像一根枯树般默默矗立。

之后是围绕塔楼修建的一片排屋,在广阔的天地之间它们显得如此渺小,其材质大概是当年采矿时所产出的石料,形状都是简单朴素的长方体,就像是一堆被随手洒在地上的骰子。

当我踏上金山由两侧房屋间的街道时天色几乎黑透,只有西方地平线上还残留着一抹倔强的红晕,前方没有任何一座建筑中亮起灯光,就好像这是一座死城。

我四下张望,多数建筑的玻璃已经不知去向,露出其中腐朽的木制地板与光秃秃的墙壁,我高声喊话试图找到这里的居民,但予以回应的只有西部萧瑟的寒风。

在这样阴森的环境中隐隐的不安感迫使我加快脚步,向那座必然是城市中心的高塔走去。

一路上我注意到越靠近中心周围建筑的状态越为良好,还见到了人类生活留下的痕迹。

我观察着两侧的房屋,希望的能发现一处人家向他们询问哪里可以让我借宿一晚,但直到行至高塔脚下我依旧没能发现任何光源,这些建筑之内要么空无一物要么拉起一道黑色的厚重窗帘将一切好奇的目光坚决的阻挡在外。

现在我已经能够完全看清那座塔楼样貌的细节,它由经过细致打磨的砖石砌成,明显比周围随意建起仅仅为了满足居住需要的建筑更受重视。

塔楼的第一层是一个占地广阔的大概是礼堂的区域,二层位于建筑前端位置是一个只有一层三分之一大小的正方形区域,再上面的三层面积更加狭小仅由四根立柱围起,它或许是曾经的钟楼但如今大钟早已不知去向,而最上方则是那个占去建筑总高度三分之一的哥特式尖顶。

从二层墙外用白色油漆画出的十字架标志我不难判断出它是本地的教堂。

唯一和我所常见的教堂的区别在于那个十字军更加细长,形状就像是十字军东征时期的长剑,上面还缠绕着一条背生双翼的蟒蛇。

我猜想其灵感可能来自于医院的蛇杖标志,也有可能由基督教与印第安人对羽蛇神库库尔坎的崇拜结合而来。

在最后一次尝试寻找旅店无果后我决定今晚先向这座教堂求助,敲门之后很快便听到一阵脚步走下楼梯的哒哒响动,如此看来二层应该就是修士们的住所了。

伴随着齿轮运转的吱吱声,门被打开一条缝隙,我隐约看到一双眼睛在门缝中向外窥视,那双眼睛的高度大约在我颈部的位置,我猜那一定是一位唱诗班的孩子,“你好,我是一位游客。”门内没有传来回答,我继续说道,“我是你们这儿一位孩子的大学老师,在旅行途中恰好经过此地便决定和他叙叙旧。但我没找到附近的旅店,请问能否在你们这里借宿一晚,或者您是否愿意告诉我旅店的位置?”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