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南鱼座.10(1 / 1)

我们推门进入3261号房间,灯光自动开启之前我便注意到展柜中散发出的微弱光华忍不住发出一声惊叹。

玻璃展柜立于房间正中,一块小巧的暗蓝色石块置于红色法兰绒垫之上。

我看向展柜柜体上的黄铜标牌:名称,南鱼座之石。编号,3261。发现时间,1873年6月21日。发现地点,阿卡姆市.旧城区地下隧道内。发现人,克图洛娅.奈安。

“它有何神迹。”我问,虽然这块石头展现出了奇异的光泽,但并没有到达我想象中密斯卡托尼克大学藏品应有的震慑程度。

“它本身即是神迹,”奈安回答,“你应该听说过北落师门。”

“北落师门又称南鱼座α,是南鱼座中最明亮的恒星,也是除北河三外观测亮度最亮的系外恒星。”,我对天文学稍有了解。

“而它正来自那里。”,奈安微笑着看向我。

“这不可能,”我脱口而出,“天文学学者早已在研究中证明恒星的构成并非固态,而且远在25光年之外的南鱼座的物质怎么可能出现在地球上。”

我的疑问似乎在奈安的预料之中,并且她对此十分满意,“正因为匪夷所思所以它才出现在这所博物馆中。更加有趣的是,它的物质构成主体确实是氢和氦以及其他四种恒星中常见的元素,你知道的,这些元素在常温与标准大气压下下确实不可能表现为固态。另外还有三种成分以我们现有的化学水平无法探明,它们占其总质量的1.71%,可能就是它们导致我们已知的元素表现出异常性状。”

“不止如此,”奈安教授抛出更具冲击力的话语,“我刚才提到的未探明物质均为高质量元素,甚至无法嵌入元素周期表给有可能存在的元素所保留的空位。”

“这种发现或许足以颠覆整个现代化学...”一丝模糊的畏惧感从我的心中升起,不过由于此前对于化学的了解并不深刻,所以这轻微的怪异感还不足以让我产生恐惧。

奈安点点头,“正因如此,我们并没有公开它的化学检测结果,这是对于外界认知体系的保护。不过我们学院内的化学家们就没那么幸运了,这就是‘承人所不可承之重,行至人类认知的边疆’的现实含义。”

“那又是如何证明它来自那25光年之外的遥远天体?”我急切的提出质疑试图挽救自己岌岌可危而又脆弱不堪的化学知识体系。

“这确实无法证明,从理性角度来看,我们也更倾向于认为它来自于陨石。”奈安掏出火柴点燃一支香烟,与此同时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南鱼座之石上的蓝色变得越发明亮并律动起来,我不可思议的感觉到是有什么被困在其中的东西正试图挣脱束缚,“但古籍上如此描述,曾经使用它的人们也如此描述,在经历过那次事件之后,我也不得不这么认为。”

“使用?”我此前在文献中看到某些仪式确实需要特殊材料作为媒介,但这种方向的文章少之又少,现代学者如果写出此种论文多半会招人耻笑被当做疯子,古代文献则存世稀少,所以我了解的关于仪式方面的内容少得可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