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三郎(1 / 2)

慈恩寺作为大楚国占地面积最广的庙宇,楼阁、殿宇、禅房相间,走在其中,如果不熟悉的话很容易迷路。

许依兰让梨白与荷香两人去别的地方逛逛,自己则撑着油纸伞,沿着记忆中的路线顺着一条苍翠欲滴的竹径拾级而上,往一片竹林深处去。

水气在林间环绕,清风扫过竹林,竹叶轻轻摇曳着发出有节奏的鸣响,竹叶上的水珠也簌簌往下落,林间还时不时传出几声小鸟欢快的鸣叫。

许依兰又复行数十步才放慢了脚步,深深地望向前方花木掩映处,但见其间隐约有两三间由竹子搭建的禅房坐落,简净隐蔽,清宁宜人,似与竹林幽静相融。

那处禅房便是慈恩寺住持——净慈方丈的禅房了。

记忆中这位净慈方丈可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八岁便开始跟着自己的师傅清尘大师四处云游,漂洋过海去过很多地方,快五十岁的时候才回到慈恩寺。

他精佛法,通天文,知地理、晓医术,本领十分强大。

因为养育了当今圣上十几年,静慈在大楚的地位丝毫不比顾太傅低,被尊为了国师。

马上就要去面见高人了,许依兰不禁深吸了几口气。

禅房外有一个十七八岁的小沙弥,看见许依兰来了,十指伸直举至胸前,身子略略下躬,冲她行了一个合十礼:“阿弥陀佛,顾施主,方丈正在会客,还请稍等片刻。”

许依兰收起油纸伞,也礼貌的双手合十,冲小沙弥回了一礼。

就在这时,禅房里传来一个庄严又清越的声音:“空安,请顾施主进来。”

“是,方丈。”

空安接过许依兰手中的油纸伞放到一旁,带着她走了进去。

禅房里寂静空幽,没有多余的家具,正中间放着一尊半人高的香炉,烟雾袅袅从中飘来,整个屋子都充斥着一股檀香味。

手握佛珠、慈眉善目的净慈方丈与一位坐姿端正、身着玄衣、头戴面具的男子盘腿对坐在窗前的蒲团上,他们面前是一张用竹子做成的矮桌,桌子上还有两杯热茶。

此刻,茶水正袅袅的冒着热气。

许依兰进来后,面具男朝她微微点头,算是打招呼了。

她从记忆里搜出了这个面具男的身份——顾太傅兄长的儿子,顾年,小名三郎。

许依兰微笑着向他点头:“三郎。”

净慈待两人打过招呼后,拨弄了几下手中的佛珠,十分和蔼的对着许依兰道:“许施主,请坐。”

许依兰大大方方的走过去,挨着三郎盘腿坐好。

净慈亲自给许依兰倒了一杯热茶,然后才问:“不知施主今日来找贫僧,有何要事?”

许依兰用双手捧起热茶,轻轻抿了一口后,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小女子今日来找您,是想求净慈大师您一件事。”

净慈拨了拨手中的佛珠,呵呵一笑道:“施主言重了,请说。”

许依兰放下手中的茶杯,淡淡道:“我想在寺里的往生佛大殿里,立两块往生的超度牌位。”

净慈问:“不知施主想为哪两位亲友立往生超度牌位呢?”

许依兰面不改色道:“我母亲以及我自己。”

净慈与三郎不由得同时望向了她,他们有些想不通,她好好地一个大活人,要立也应该给自己立长生牌位,而她却要给自己立往生超度牌位,这不是咒自己早死吗?

许依兰面对两人探究的眼神,一脸泰然,“还望净慈方丈成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