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九州(1 / 2)

无边翻滚的云海之间,有一截巍峨的高峰破云而出,耸立在云海之中。

其上更有无量玄光喷涌向四周,说不出的玄妙。

而在这云山深处,一条通天的白玉台阶走廊上,有一抹孤单落寞的身形,此刻看着整个人踉踉跄跄,正艰难的沿着阶梯的方向向上攀登着。

整个人披头散发,遮挡着一张苍白完全没有血色的脸。身上一件黑色的锦衣破破烂烂的,似乎是被什么利器,撕开了不少的口子。

更要命的是,左臂的衣袖,空空荡荡的,迎着四周的罡风肆意的飞舞着。

身形深深的佝偻着,仿佛背上有千斤的重担压在了这人的肩头,看上去他脚下迈出的每一步,都走的十分艰难。

四周带着氤氲的微风,如同丝带般在这片天地间轻轻拂动。

然而真正当这微风拂过这人身体时,却如无数把钢刀在肆意的割裂着他身体每一寸组织,“刺啦啦”的声音络绎不绝犹如千刀万剐,时不时在这人身上擦出阵阵火星。

让他那原本早已伤痕累累的身体,再添了无数新痕迹。

而身上那件破烂的袍子,也已是更加的不堪。

这时,又是一阵罡风,吹散了遮挡在他脸上的乱发。这才发现,他的右脸已然血肉模糊,鲜红的皮肤勉强挂在他的头骨之上,整个牙床早已没有了血肉的包裹,就这么血淋淋的暴露在了外面。

而他的双眼竟然只剩两个漆黑的空洞,眼球早已不在,猩红的血液也已经凝固在了这两个黑洞的四周。

然而他却全然不顾这些,牙齿紧咬,微微抬头间,用那两个漆黑的空洞直勾勾的望向山顶。

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在那遥不可及的山巅,隐约只能看到在那里,有一颗青松静静的矗立着,似乎也在迎接这人的回归。

时间仿佛在这里停止,只有无尽的云海滚滚翻飞。

突然,没有任何预兆可言。

这人身形猛的一颤,脸上的血肉一阵翻滚,终于还是再也无法控制,一口猩红的鲜血从口中喷出,随即整个人也无力的扑倒在了冰冷的石阶之上。

而这时腹部大量的鲜血将衣物染透,开始在地上蔓延着。

这人伸出白骨森森的右手,吃力的掀起腹部的衣物,这才发现在黑色的锦衣下,一截被掰断的刀尖暴露出来。

而这断刃早已将他的腹部内脏搅碎,红的发黑的血液流淌间,一股股黑气在断刃上萦绕,侵入了他的身体。

感受着生命力一点点的流失,这人依旧没有在意这些,缓缓抬起头,空洞的双眼再次看向那巍峨的山顶。

只是一抹不甘的情绪,正淡淡萦绕在了其周身。

又是一阵清风拂过,将一切化为一声轻叹。

最后...

气绝,人亡。

......

自2053年以来,人类基于信号传输以及数字全息网络等科技手段建立的互联网“元宇宙”,正式迈入了成熟稳定的发展阶段。

同年开始,社会各个行业为实现收益最大化,也开始纷纷入局,迅速布局将自己的产业融入到“元宇宙”之中。

不过是一年的时间,俨然形成了以数字互联网作为基础架构下的人类“第二世界”社会形态。

2055年,随着“元宇宙”的快速发展,北美科学家首次提出了“人脑思维数字化”的概念。

虽说过往有过很多科幻类的作品中也引用了这一设定,人类对此概念并不陌生。

但真正将其在现实世界中呈现出来后,这项研究无疑变成了一场关乎到人类进化,突破生命以及时间枷锁的重大科研变革。

对于“人脑思维数字化”,我们可以直白的理解为人的“数字生命”的初级阶段。

它试图以人脑思维代替微波信号,以求用人脑可以直接与互联网数字信号连接在一起。

因为对于网络而言,不论人类以何种现实中的材质作为其信息传输的媒介,它都具有短暂的时耗性的隔阂。

而将“人脑思维数字化”则可以大大改变这一现状,可以彻底消除人类与互联网世界之间存在的隔阂(或者是延迟),从而能进一步加强人与“元宇宙”之间的联系。

同时更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人脑思维数字化”也将取代目前市面一切互联网接受端产品,比如手机、电脑等等。

人,即是接受端口。

正所谓,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人脑思维数字化”在互联网覆盖的任何区域,每个人都可以借助互联网,在任何情况下,短暂的拥有互联网所具备的“全知、全能”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