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改造51单片机(1 / 2)

在把直播间设置为循环播放自己刚刚演示歼20喷蓝火时的录像之后,吴梓便探索起自己金手指的功能起来。

正如他所想的那样,自己的金手指不仅仅是类似于神笔马良一般的所画即所得,更是一个能让自己迅速获取知识的超级学习机。

吴梓作为一名土木专业的本科生,之前自然对航空飞行器一点都不了解。

但在经过昨晚对哑铃的魔改之后,吴梓突然间明白了歼20的气动布局为何这样设计、DSI进气道是如何通过一个鼓包实现对气流的减速和剔除附面层等等非常深奥的流体力学知识。

要知道,即便是航空专业毕业的学生,其本科所上的专业课程也不会涉及到如此深奥的知识。

更何况这种实践得来的方式让吴梓对知识如臂指使,要比单纯的死记硬背强多了。

但吴梓也发现了自己金手指的能力边界所在,那就是他并不了解自动生成的歼20内部结构,而且对使用命运点硬堆出来的动力系统的了解也远远不及气动外形来的扎实。

看来金手指的核心是在自己所画的图纸之上,只要通过图纸进行造物生成,不仅所消耗的命运点数要远远小于直接生成,自己更是能直接学习到其中的知识。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吴梓掏出一张新的A1图纸摊在桌子上,以及自己刚刚买的全铝合金的红环自动铅笔。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自打明白了自己金手指的应用方法以后,吴梓就特意去文具店挑选了半天,花了数百软妹币买了这个这根自动铅笔。

不算太沉的笔身上面绕着一圈专门设计的防滑花纹,握持感极好,远非昨天那根一用就坏的塑料自动铅笔所能比的。

吴梓的台式机正在进行直播间的推流,所以吴梓特意拿出了自己许久没有用过的机哥牌笔记本,打开了自己早就下好的图纸。

花花绿绿的引线,提示着不同引脚定义的文字,以及那能让人密集恐惧症发作的密密麻麻的逻辑电路,吴梓打开的赫然是一张51单片机的图纸。

这个他花钱从某宝上购买的数据包不仅包含了一套能直接提交给厂家进行PCB打样的图纸,更是连其中所用元器件的内部结构也给了出来。

当然,手搓一个51单片机并不会比机器做的更具匠心一点,但这也是吴梓能获取到的验证自己猜想的最佳图纸了。

相比于昨天测绘的歼20图纸,临摹电路板要显得机械重复的多。

但吴梓很快就进入了跟昨天一样的状态,他奋笔疾书,几乎没怎么抬过头。

人眼的分辨率有5.76亿像素,其所能观察到的信息要远比常规的照相机来的丰富,只不过人类的大脑结构决定了其只能从画面中提取到关键信息,而非全部记录下来。

但在金手指的辅助之下,吴梓大脑所能记录的信息被极大的扩充了,他只是看了图纸几眼,便将其中复杂的布线结构、琳琅满目的引脚定义等全部记了下来。

就这样,吴梓一直坐在桌前从未挪过位置,才赶在晚上吃饭之前把51单片机的整体结构以及部分元器件的结构画满了三大张A1图纸。

其实只要再多花一小会时间,吴梓就能把51单片机的所有结构全部画下来,但为了对比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并没有这样做。

和昨天画好歼20图纸之后出现的情况一样,两行字出现在51单片机图纸的上方,提醒着吴梓进行下一步操作。

他拿出自己早就准备好的材料,一个坏掉的摄像头,吴梓之前贪小便宜从并夕夕上买了这个家伙,但只用了两次就彻底歇菜了。

不过作为魔改的原料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毕竟其中本身就有电路板存在。

“已发现原料,是否开始造物生成。”

“开始!”

吴梓刚一确认,图纸上的每一条线便都亮了起来,这些光芒化作星点,钻到了他的手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