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救灾措施101(1 / 2)

不得不承认,陆夏市航空港的反应速度已经不算慢了。

为了帮助人员避灾,连原本设置好用来指引穿梭机移动的悬浮航标都临时下降,化作帮助人避灾的导向路标。

而不少在地面进行作业智能机器在行动,这些智能机器排成行,尽量分隔道路,让人群显得不是那么混乱。

而此时天空中飞行着的,用于救灾的无人机也不愧是能称之为蜂群。

不仅数量多,分工也相对明确。

其背后明显是有众多的网络工作人员在做合理调度。

有运输能力强的无人机可以直接下降到火场中的空隙,把一些个别被困在火中,没有来得及跑掉的人抓取出来。

其中还有人已经身上已经烧起火焰,被一堆无人机当头疯狂浇水才勉强得以幸存。

陆夏市航空港的应急响应队伍与安保队伍也已经出现。

其中不乏有能力特殊的灵能力者,与已经穿好特种作业机动装甲的义体植入者。

他们用复数个大功率探测器,再远程链接货运穿梭机机库中幸存的仪器,开始全方位的对着火场进行扫描。

一方面是在确认内部情况。

货运穿梭机机库除了地表的一层,地下还有两层,结构相对复杂,再加上此时内部有火,更是难以进入。

想要进去,必须提前确认好其中的状态,了解好火势分布与被困人员分布,才能规划好路线。

另一方面,也是在寻找事故原因,确认问题区域以及问题人员。

这火太不正常了。

如果说一开始的爆炸还能归于意外,但是后面的火势扩散便显得问题重重。

陆夏市航空港功能完善,防火设计自然也有,按照常理,应该是能第一时间节制火焰,并直接将其熄灭。

可现在,火焰却越来越大,很难不让人觉得有某种问题在里面。

是航空港本身有所疏漏,防火措施不够好,还是,这次的大火本就是有所预谋,有人刻意为之。

航空港的管理层中有不少是靠关系摸鱼混日子的,但是这些摸鱼的人既然有本事在重要位置摸鱼,那自然不可能真的都是酒囊饭袋。

他们中也有不少确有真才实学,只是平时懒散惯了,非常懈怠,但是这大事情一出现,他们也是第一时间便意识到问题。

派过来的人员任务除了来救灾,同样也需要寻找问题。

已经有必须担大责任的航空港管理层在悄悄发动力量。

这场灾难无论如何某些人都是要担责的,但是担责也有,或者轻或者重的区别。

要是能发现是有人刻意造成火灾,而非陆夏市航空港自身重大灾害预防和设备安全检查做得不到位,某些本来就是混日子的人还是能少担点责任的。

为此他们不惜成本,让航空港的应急响应队与安保队伍使用起了所有造价昂贵且耗能极高的装备。

平时在这里面捞点油水还行,可此时帽子都要掉了,怎么能节省。

不管这会实际用不用的上,装备也必须用最好的,人员都得武装到牙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