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辉煌图卷_分节阅读_第762节(2 / 2)

  佛门修习心念之力,以心念干涉事物的联系,便是咒,便是因果。

  而诅咒,是世间一切咒之王,也是人心因果中最极端的一种力量。

  关洛阳一刀劈碎魔心,也劈碎阎罗王之心,随后再不停留,身影瞬闪,追上阎罗王真身心念,长刀凌空画了个圆。

  散乱崩裂,如同都被利刃劈过的那些心念,顿时在关洛阳这一卷之下凝聚起来,化为一个本源印记。

  红莲刀柄一敲,又将此印记收入其中,杀向冥界更高处。

  卞城王、泰山君、转轮王、黄云帝君等人匆匆赶来,正好看到阎罗王被镇压,红莲化光远去的一幕。

  他们已经没有什么震惊之色了,只剩下一种想要慨然长叹的心绪。

  地府阎王,俱是天尊战力。

  五十六亿年来,何曾再见过天尊级的战力对抗时,如此干脆利落的分出胜负?

  虽然其中有很大的原因,是倚仗那把红莲神刀。

  但此人驾驭神刀时所展露的心意气力,也无一不是至上绝妙的境界。

  修行之道,底蕴越深,越难彻底分出胜败。

  一个初阶天仙和一个高阶天仙,如果只看他们尽情施法时,对外界的破坏力,相差简直是天壤之别。

  然而真动起手来,游斗数年、数十年都是有可能的。

  帝君境界,开辟了自家大道界宇的帝君,真正的天尊,层层递进,修炼得越高,底蕴越深,越难被真正击败。

  可是,那个人的刀法,似乎可以将天尊之间的胜负,也压到一线之间。

  哪怕一线之差,胜败立刻分明。

  “这位当初踏入天仙时,应当是先练成道心不灭,如此等他修成天尊,三重不灭,道心累计的蜕变增长也最多,才有这般神妙。”

  到底是转轮王见多识广,感慨了几句,说道,“传说火部天尊也是最先修成道心不灭,等初成帝君时,就一剑击败了一位同境界的高手。”

  泰山君言简意赅:“还追吗?”

  “下层冥界甫经动乱,叛乱的鬼神还需处置,那大群天鬼也需防备,你我两人,还有黄云道友他们,就先回下层稳固局面。”

  转轮王说道,“卞城,你真身无损,状态最好,你就追上去看一看,还有没有什么需要出手的地方?”

  卞城王略一点头,飞身而去。

  ……

  此时此刻,第一层冥界之中,四尊阎王和四道金光还在大战。

  这四道金光内,隐约各有一名老僧,口中念念有词,显化种种神佛龙象,宝树宝珠,万般妙法,信手拈来。

  而其真身,皆如妙高山王开智成佛,有甚深金刚禅定之意,后力无穷,难以撼动。

  这四名老僧运转的大神通,代表的是四如意足。

  四如意者,又名四神足,原系四种禅定,谓修此四者,则能如意开发神通。

  一、欲如意足,谓修道趣果的欲望增进。

  二、念如意足,谓念念一心,住于正理。

  三、进如意足,谓精进直前,功无间断。

  四、慧如意足,谓真照离妄,心不散乱。

  四种禅定,本来是佛门修行中极其常见的功课,属于是跟玄门的象形导引术、朝阳吐纳法一样基础的东西。

  但正如玄门中曾有人仅对朝阳吐纳,练到了一口真气成大道,紫气东来证天尊的境界。

  佛门中也有四位老僧渐修渐勤,孜孜不倦,从这四种基础功课上探出禅定真谛,在上古劫前便练就高深修为,从而神通自足,得佛菩萨齐声赞叹。

  佛祖在时,四大古僧并不常去西天净土,偶尔参加法会,似乎也以平辈相交。

  等到九千年前,佛尊执掌灵山时,这四大古僧却主动投效,执弟子礼,当时引起各方圣地许多修者的惊奇之意。

  佛尊于是请四大古僧为灵山护法,又将他们四个合称为四神足菩萨、四大向度大菩萨、四圣谛佛。

  “四圣谛佛,虽然是凭自身境界修炼出的真佛法力,名声要比我们这些靠阎王加持的好听些,但真论战力,他们也不过相当于天尊三境中的初境罢了。”

  秦广王心中思绪百转,“若不是撞上了这天界失衡,地府动荡之时,只要他们敢进入冥界与我等相斗,便不足为虑。”

  “最为麻烦的是……地府内部出了叛徒。”

  “十殿阎王和幽冥教主若是齐心,足可运转万界轮回之法,即使在大劫之中,也有自保于一方的能耐,可出了叛徒之后,就算我们能打退这一波四圣谛佛的进攻,其他各方势力,也必将视地府如鱼肉,都想要来染指,真是、可恨呐!”

  按照地府的古物记载,太清赤明历次大劫之中,地府高层中出现的叛徒都寥寥无几。

  主要是,大劫沉重,没有人能肯定,究竟谁能够主导劫运,成为最后的胜者。

  地府高层若是失去加持,大多就只剩帝君战力,还是没有圣地傍身的那种帝君,与其搅入这滩浑水,成为某一方的走狗,显然是窝在冥界,稳固冥规、封号,团结自保,更为明智。

  所以自久远前开始,各方势力就算往地府中安插人手,也没指望能把控地府,最多就是看顾着点地府的动向,不要妨碍到自己罢了。

  谁能想得到,这次地府之中,却出了不止一个叛徒。

  下层冥界的大战,动静大得连他们都能够感觉到,自然令秦广王等人惊怒不解。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