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仙途_分节阅读_第129节(1 / 2)

  招凝微顿,忽而想起李大夫提起正阳观在大岳国显名的时间似乎是三四年前,似乎恰好是清霄宗出事的时间,可能正阳观在南靖国的行动也是与大岳国同步的,只是被南靖国抢了先机。

  事情莫名联系上清霄宗之事,强行撕开物是人非之景,这话题瞬间就没趣了。

  招凝沉默了,秦恪渊更少说话,张九见话题卡了一半戛然而止,以为招凝二人忌讳在外说起国事,便自觉闭了嘴。

  招凝知道对清霄宗之事逃避总不是办法,但她更加知道,在秦恪渊金丹恢复之前,许多事不是他们现在能考虑的。

  她传音秦恪渊,把话题拉回姚家祸事本身,“师叔,你刚才在玉瓶上施了什么法术,我竟为看明白。”

  秦恪渊回答道,“不是法术,只是留了一道剑意,只要触及鬼胎蛊就会将它斩杀,同你以火焚之是一样的做法。”

  说话间,正阳观在永丰城的分观已到,大抵还是忌讳朝廷的态度,分观的位置很是偏僻,一路走来都没有什么声音,直到到了正阳观附近瞬而喧哗,人群密集,好些百姓穿着不伦不类的道袍就席地而坐,等待传道的道长。

  因有刺史府的名头,他们直接被迎进了观中,一小片小院被摆放了数十丈椅子,略显拥挤,此刻几乎已经坐满了人,唯有第一排、第二排还空着。

  他们被迎到第二排就坐,正巧在角落位置,并不显眼。

  张九小声跟他们说,“那第一排都是给恰巧在附近的入观弟子的,那可是未来的神仙。”

  招凝微微点头,她早就想知道这正阳观到底是何方神圣。

  气息微微收敛,若非修为超过他们,便不会主动注意到他们,此刻连说话的张九都摸了摸脑袋转头兴奋的四处看着。

  秦恪渊微微闭目养神,招凝执起侧边茶几上的茶壶,斟了两杯茶水,茶水清澈,是当季上好的新茶。

  茶杯尚未执起,就见几个身穿道袍,袍上绣太极纹的几名年轻人从内室走出,各个都是清傲模样,目光丝毫都没有分给后方噤声恭敬见礼的其他人。

  他们一行四人,第一排还留有一个空位。

  招凝扫过一眼这四人便知,他们毫无修为,甚至连引气都尚未有表现。

  她低头默默抿了一杯茶,对此并没有太多情绪波动。

  前排入观弟子中一人问身边人,“余泽兄怎的没有过来?”

  “关心他作何,他最近同那些下三滥江湖人走得近,怕是心中无道了。”

  就在这时,讲道的道人姗姗落入台上座位,台下所有人都不伦不类地内掐子午行作揖礼。

  招凝放下茶杯,一观道人便感受到其修为,不过练气二层。

  他盘腿坐于蒲团上,昂首眯目,似模似样地吟着,“夫大道之道,在于诚心,精诚之至,自有天眷,故而……”

  道人所传之道,虽说非往常在清霄宗所听之修行感悟,但其话却并未有什么坑蒙拐骗之处,只是浮于表面,未曾深入真正的修行部分。

  传道进行到大半个时辰,招凝问秦恪渊,“秦师叔,现下我们可离开?”

  等到传道会结束再走,姚府的人怕是又要将他们请回去。

  秦恪渊这才睁开眼,两人穿过听道的众人,他们身上好似蒙了一层障眼之法,所有人都没有察觉到他们的离开,仍然聚精会神地听着台上道长讲道。

  两人慢慢往城门走去。

  招凝同秦恪渊随口聊着,“秦师叔,这正阳观似乎确有几分手段,可看的出是否有修真界宗门插手?”

  “应该并非修真界宗门设立。”秦恪渊说道,“修真界九大界于凡俗的传道大法万变不离其宗,这传道之说过于浅显了,说于凡俗人听便罢了,但真正要去传达修行之道却远远不够。”

  招凝点头,“那想来观主应该是一位散修。”

  至此招凝对正阳观的观感都非常不错,虽说传道有糊弄百姓之嫌,但是放言望去,修真界就没有几家宗门或者几个修为高的散修在凡俗开设传道道场,设立的道观一般都是收弟子或代理点只用,再加上他们在大岳国曾经助百姓于蛊难,他们也不想再多管正阳观之事。

  这般边走边说,招凝便想着出了城门,等夜色彻底暗了,便直接御剑前往岳秀府。

  招凝等人走后不久,道长的传道便停了下来,他并未于台下百姓交谈,姿态高深地回了观中,台下听道的人还意犹未尽,左右讨论着。

  对于招凝这种听惯了大宗门传道的或许觉得此传道格外敷衍,对于凡俗人来说却是新奇和迷惘。

  第一排的几名入观弟子交谈更加热切,露出清傲之外的兴奋表情。

  几人交谈间,有一人沮丧地垂头靠近。

  入观弟子中立刻有人止住话喊道,“余泽兄,你怎么现在才来,仙师传道都已经结束了。”

  若是招凝在此,或许能依稀记得,这个余泽便是在风语山被他们用缠绕术扔下半山腰的道士。

  另有人不屑,“怕不是和那些江湖骗子充当什么狗屁大侠去了。哦对了,听说最近还借了仙师的秘宝去寻什么狗屁传闻,瞧着灰溜溜的模样,怕是什么宝都没寻到吧,哈哈哈。”

  “你说什么?!”余泽气愤瞪视。

  “怎的,你不专注修道之路,和那群下三滥的江湖人混在一起,还不能让人评判了?”讥讽者瞬间怼了回去。

  其余入观弟子都头疼地拉扯二人,生怕两人当场就打起来。

  张九离第一排近,竖着耳朵听他们交谈。

  却不想这时忽而有人拍他肩膀,将他好生吓了一跳,撞动身旁的茶几,发出略有刺耳的声响。

  连几个入观弟子的目光都不满地往他这方看了几眼。

  他惊慌地连连叉手道歉,又想着不对,换成拱手作揖礼。

  这般做完,他才敢问叫他的人,来人是姚府小厮,“怎的了?”

  “张公子,夜色将至,我们家老爷准备了晚宴,邀您三位贵客回去赴宴。”

  “哦哦,这样啊,我马上便去。”小厮“三位”这词提醒了张九,让张九恍而想起还有同行的招凝和秦恪渊,但逡巡一周都没有看见人,他问小厮,“另两位林氏医师可是走了?”

  小厮茫然摇头,“我一直在观外守着,并未看见人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