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真正的江湖(从周一的时候就想写,结果还是拖到了周三)44(1 / 2)

送别了张伯之后,怀揣着对此事疑惑的张梁唤出了出入天上院的云梯,双脚甫一踏上云梯,眼里已是撞进了天上院的大门。

不待他出声,大门就自动开了,显出了院中正悠然看书的华十二。

华十二放下书,看向来访的张梁,把手一挥,就从屋内飞出一张坐垫,稳稳的落在地上,“请坐吧。”他道,“今日也是为了什么是来找我?”

张梁就边走边说道:“先生,我不曾找事,事却来找我。”

随后,他三言两语的就把事情的原委讲了出来,而后他又补充说道:“此事定然是因某人害我而起,然我却不知,在兖州,何人是我的仇雠,乃至于如此煞费苦心,要用一条人命来害我。”

华十二则说道:

“智计非我专长,你要想知道真相,我倒可以回溯历史给你看,不过么……此事于我虽易,但是个偷懒的法子,我是不建议别人采取的。

你要想看过往历史,我还要收取些代价,以免你形成习惯。”

“回溯历史……”

张梁颇有些心动,然而想到了某些可能之后,就断然否了,他寻了个借口,说道:“先生要的代价,恐是我等凡俗难以承受,还是不了吧。”

“尊重你的想法。”

华十二本就是无可无不可,不过他说道:

“不过我有一句话可以教你:每个案件,其最大的获益者,往往就是它的嫌疑人。或许,做下这件事的人与你没有仇恨,只是想通过这件事获取什么利益。”

这一句真叫张梁醍醐灌顶,他振奋精神道:“先生方才真是谦虚了,能有此一句,足见先生智慧惊人。”

华十二不吃他的彩虹屁,说道:“这不过是他人的智慧,我拿来一用而已。”

而在先生处得到了启发的张梁在回到居所后,就往何人得益这个方向去思索,而在这个方向上,首先要确认的是其人以何为益。

‘莫非是监督兖州之权?’

在渠帅即是太平道中常人权利顶点的时下,张梁弃之如敝履的州监督之权其实意味着在渠帅之上再开一天——谁拿到了监督权,谁也就站在了一州渠帅之上。

‘梁仲宁不似贪权之人,是张伯,是卜已?’

回想当日所见兖州群帅,就只有三人有着话语权,一者梁仲宁,其人独立于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者张伯,常为附会,言谈间必将兄长挂在口头;一者卜已,表面热情,其实似不然。

再将嫌疑放在这两人身上后,张梁不免思道:‘若行此事,张伯是为了抓权,卜已是为了独揽。’

两人的嫌疑不分上下,张梁实在无法分辨,而这太平道内的丑事,他也无意对华十二说出,以免惹得华十二对太平道有了恶感。

于是只能将其压在心底,等到兄长来了再做计较。

倏忽两日之后。

卜已召集群帅在他院中,群帅都见他愁眉不展的言道:“近来官府正通缉人公,我虽遣人告知人公尽快离去,但却不知能否及时。”

他叹口气,接着道:“唯愿人公吉人天相,能逃脱此劫,”

张伯说明情况道:

“早在卜帅之前,我就已快马加鞭的去了,人公告我道:他在已吾十分安稳,有神人佑他,要我等无需忧虑他的安危,卜帅无需忧也!”

卜已脸色陡变,却又收住了,他语见急迫:“张帅糊涂!什么样的人能抵过官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