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张氏之哀(1 / 2)

后世有人说,不自由,毋宁死。

现在的贾风却以为,若有稳定三餐,宁愿把自由拿去换——

两种人生观,显示出的是两种不一样的生存环境,因此沉吟的华十二蓦地失笑,因为正如他方才说的那样,他会让这世上的人都不愁三餐的。

时间早晚而已。

翌日清晨。

张氏二人已然醒了,虽然两人已是共同境遇,然张驴仍是殷勤的为张二郎打开了水,供其洗漱。

张二郎自也没觉得有何不妥。

待他端起餐盘,正嫌弃时,张驴已经津津有味的吃起来了,这厮叹一口气,也只得将就的把餐盘中的食物艰难下咽。

待的张驴吃完,张二郎餐盘里的食物还未下去一半。

见张驴已经拾起二人的农具,站在门口等候,张二郎就放下了还未吃下一半食物的餐盘,从张驴的手中拿过农具,准备出门了。

“真的不吃完么?”

华十二突然的现身,吓了张氏二人一跳。

张二郎勉强扯起个笑容,神情还带着不曾睡足的疲惫,道:“先生容禀,那盘上食物难以下咽,我实在吃不下去。”

“我想你一定会后悔的。”华十二笑了笑,丢下了一袋种子并昨日驴车上的杂物,说道:“把种子种下去,然后收获,学会做个农民。”

然后就在二人的视野里不见了。

‘这先生到底掌握了何等样的神通,出入青冥,变化万物……’

读过许多书的张二郎心中不断猜测,张驴不管这个,拎起了种子,说道:“二郎,晨光不可耽搁,可是要走吗?”

“走!”

路上,张二郎见到有群人聚在一处,商量着什么,在他们旁边,是一群黄牛,其中夹着抹异色,却是头驴。

这头驴,张二郎自是熟悉的,便是昨日驴车的那头驴,果然被三张里牵去了。

见驴儿吃着槽中的草料,张二郎竟觉得此驴现下定是满意无比,心中思道:‘人何能如此驴,能食能睡,也便够了。’

同样见到驴的张驴有些激动,这驴从来是他养的,然而驴不如人,那头憨驴只顾埋头吃着美味的草料,却不识得老主人从眼前走过。

张驴不由得失落,很想说些什么,却又不敢,只是走过了。

人们不住的目光叫张驴感到窘迫,张二郎更不如他,低头注视着地面,若非心头有冥冥指引,只怕早把路给走错。

‘尚不若在家。’

张二郎怀念起张家庄子,尽管此时那里应该又起了争执,又有人把他推到前台,但好歹哪些人他都有些眼熟,不算生人。

而今日所见,无处不陌生,无处不生人。

‘也不知家里几时能发觉不见了我。但愿是越早越好,他们若驱人来三张里寻我,那便更好了。’

他心里默默地想着,却不要误会他是异想天开以为能从三张里逃开,乃是他想多来几个熟人与他一起进行这‘劳动改造’的活动。

张二郎望向远方,目光里满是希望。

“二郎,到了。”

停住脚步,站在一块荒地前,张驴说道。

张二郎也看到眼前荒地,“这就到了——那……那就开始吧。”

‘二郎不见了’的消息,此刻已经在张家的庄子上传开了,作为一些人推在台面上的领头人物,他在哪些人的心中还是很重要的。

“赶紧去找呀!”

老者(以下就称他作张老者)急忙催促,又愤愤不满的说道:“这二郎好生胡闹,现在正紧要关头,仍然由着性子胡来,枉他还是大兄最看好的人物。嘿,大兄果然是看错了他!”

此处之大兄,便是张氏三杰中的张大。

确如此人言说,生来好读书的张二郎很早为张氏三杰看重,以为他能做自张氏三杰以下的张氏第三代领军人。

但遗憾的是,一直闭门读书的张二郎因此不好俗务,甚至不喜接触生人,而自修行以来,也未曾得天地宠爱,激发出神通来,然后他就渐渐地失去了张氏三杰的看重。

不过读书总归是好的,即便张氏没有举孝廉的门路,但从前人经验看来,天地似乎更宠爱读书之人,所以张氏三杰也愿意纵容他读书,赌一赌未来。

老者之下的人忙了好一阵,才终于有人回报说:“父亲,有人说看见张驴牵着驴车,载着二郎,往南去了。”

“南?三张里还是安乐里?”

张老者猜测着说道。

“老大人,总归最有可能的就是这两处,两处我等都遣人去寻一寻,如何?”

有人献计道。

张老者眼前一亮,赞赏道:“正是这个道理,我果然是糊涂了。就依你言,两处都派人去找,要快!二郎是如今张氏嫡脉最年长者,有得他在,我才可以放心无忧。”

“不好了,老大人!那张高氏引了娘家的人过来,气势汹汹的,要我等出面呢!”

“好个恶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