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回 去意已决(1 / 2)

回到淮城以后,司徒敏就在为走和不走开始纠结,毕竟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决定,或许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熬了几个月,司徒最后采用了对比法,即在一张纸上把留下来的优点和缺点都写出来,然后看看到底是好处多还是坏处多。

继续留在淮城的好处是:①生活安耽,工作轻松,永不失业,旱涝保收。②待遇是当地工薪层的3-5倍,比公务员还更好,可以过上优越的生活。③在当地的社会地位比较高,找个女朋友非常容易。

但继续留在淮城的坏处更多,这就不是几句话可以说清楚的了,司徒敏作了一个全面分析:

缺点一,生活圈子小,过不上正常人的生活。四班三倒的工作模式,把人牢牢的锁在了一个小圈子里,成为电厂的一颗螺丝钉,和社会的接触很少。如果继续呆在淮城,压根不要指望和上官燕还有任何靠近的可能,恐怕退休之前还能否见上一面都不好说了。

缺点二,工作模式单一而重复,缺少挑战性。电厂的工作入门难,但一旦入门了也就那么回事,工作3年是如此,再工作30年也变不到哪里去,这是期望生活丰富多彩的司徒敏所感到恐惧的事情。

缺点三,无法发挥司徒敏综合能力强的优势。电厂只是非常单一的工作,不要求多才多艺,和社会也没什么接触,这里只需要服从和按部就班,而这显然不是司徒敏的兴趣和强项。

缺点四,无法接受自己的孩子生来就是皖州籍贯。如果继续在淮城工作,那么只能在这里娶妻生子,而孩子必然生下来就是皖州的户籍,这在司徒敏看来就是人生的倒退,自己有电厂职工的身份倒是无所谓,但对孩子而言就不太公平,万一孩子以后成绩不好,沦落为一个落后州的普通人,要怪自己一辈子。

缺点五,无法满足司徒敏的虚荣心。回到水州以后,很多人问起司徒敏的工作地点和待遇情况,司徒敏都很不好意思回答。风云联邦的年轻人,如果在东都、南都和北都等发达大都市工作都会让人羡慕,在相对落后的西都工作都已经让人不怎么看好,而作为水州人在落后的皖州工作是几乎要被嘲笑的事情了。另外国安电厂的待遇,虽然比当地人要高得多,但在水州人的眼里也无非如此。因此心高气傲、事事好强的司徒敏,注定难以安心地在淮城一直工作下去。

除了以上的五点坏处,还有一些让司徒敏难以接受的事情,这也是促成司徒敏决定要辞职的原因:

第一件事,在刚进单位的时候,就听说每人能分到一套三室一厅,但大家望眼欲穿地等待了几年,员工宿舍却被盖成了烂尾楼。据说是因为国安电厂发生了一次火灾,损失了不少钱,但好脸面的老总没有往上汇报,而是把损失的窟窿用盖员工宿舍的钱去补,造成员工宿舍的施工单位因为资金不到位而停工了。员工宿舍迟迟不交付的后果就是全厂职工只能一直租房子或者在集体宿舍混日子,继续过着居无定所的日子。

第二件事,司徒敏刚到淮城的时候,买了新的热水壶烧了一壶开水,发现壶里结了厚厚的一层垢,比在水县烧了两年的热水壶还要更严重,这对于BOP专业的司徒敏来说,马上意识到淮城自来水的硬度过大,水中的钙离子和镁离子含量过高。这是因为淮城没有足够的地表河流,自来水公司只能大量抽取地下水而造成的。饮用水可以用瓶装矿泉车来代替,但是洗菜、淘米、刷牙、洗澡呢?过了两年,来自西都的同事竟然被检查出来有胆结石了,这让大家都人人自危。

第三件事,国安电厂里中专及大专文凭的同事很多,很多人都报了自学考试准备专升本,司徒敏当然也报了。一开始司徒敏还过了几门,觉得升本已经指日可待,但自从开始四班三倒以后,司徒敏发现有时间学习却不一定有时间去考试,很多时候考试时间都在自己的当班期间,想找别人替班吧,但关系好的同事自己也要去考试,谁能去参加考试全凭倒班的运气,这让司徒敏大为不满。

第四件事,厂里的运行部为了检验运行人员是否认真检查设备,北方的一些领导想出了馊主意,他们随机的在设备的某些位置留下了一张字条,说巡检人员发现此条后请在几点钟之前给某号码回话,否则视为工作不到位。结果造成所有运行人员的注意力都放在找纸条上了,有时候纸条被风吹了或者被其它专业的人故意给拿走,也就只能自认倒霉了。此外,交接班制度又注定了和上下值的同事关系不会太好,本值要尽量挑上一值的毛病,否则他们没发现或没处理的问题就要由本值来处理;同时本值又要对下一值尽量隐瞒问题,否则被下一值检查出来,你要处理好才能走,就不能按时回去休息了。因此“欺上瞒下”是国安电厂工作氛围的真实写照,同事之间的感情少而怨恨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