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孙启明的秘闻(1 / 2)

魏宁再次来到孙府门前,毫无意外,孙府已经被团团封住了。

在外围的,是一圈身着铠甲的士卒。他们威风凛凛,形成一道屏障,阻止周遭喜欢看热闹的百姓闯入。

透过这道屏障,即是孙府正门。

魏宁隐隐瞧见里边还有不少身穿青色皂衣的人,忙来忙去。

那是县衙的捕快。

看来孙启明身亡这件事,使得碎石城的文官、武将,都为之震动。

在屏障外围,已经聚起了一圈围观的当地百姓,三三两两,对着孙府指指点点,或是夸夸其谈。

魏宁凑到一伙看热闹的人面前,故作不知地问道:“摆出这么大的阵仗,这里发生了什么事啊?”

“什么事?灭门!”一名大汉觑了魏宁一眼,目光还是看回孙府。

魏宁惊讶道:“灭门?这里不是孙家吗?谁敢灭孙家的门?”

他只杀了孙启明和两个家丁,又怎么会涉及灭门?

有一五十余岁的男子接过话道:“别听他瞎说,孙政都不在这里,灭个屁的门!”

“嘿,”那大汉颇不服气:“死了这么多人,这不摆明是灭门吗?孙政没死,是因为他不在这里,只算是他运气好,没有撞上罢了。”

后者立即还嘴:“那你倒是说说,谁要灭孙家的门?”

魏宁适时附和:“对啊,那孙政可是当今的文丞相,权势可大了呢!”

“瞧你们那没见过世面的样!”大汉故作神秘道:“你们可知道,这孙启明,为何放着大好的西京不待,非要跑到这鸟不拉屎的碎石城来?”

“这我倒是孤陋寡闻了……”

“就知道你们这些土鳖不清楚。”大汉白了那人一眼,又故意摆出一副夸张的表情,说道:“我听说啊,是这孙启明在西京得罪了人,所以跑到碎石城来避难来了!”

男子嗤笑道:“那孙家权势滔天,若非皇亲国戚,孙家公子会害怕得罪谁?

“若真是皇亲国戚,我瞧着这孙公子也不是傻子,也不会去得罪!他回碎石城来,分明是要拜入仙门,当神仙去的!”

大汉怒道:“去你的!拜入仙门就拜入仙门,来碎石城做甚?碎石城又没有仙门!”

“孙公子要拜入仙门的事情,碎石城人尽皆知,岂会有假?”

“此事确实不假。只不过避难是先,拜仙门是后!”

“哦?”那男子也来了兴趣:“这话从何说起?”

不单是魏宁与此人,周遭来看热闹的众人都被大汉的话吸引过来。

大汉一眼扫过众人,颇为得意,说道:“这孙政虽然是当朝文丞相,炙手可热,可不代表他在朝中没有政敌。

“何况,咱们大宛以武立国,他孙政毕竟只是一个管文事的丞相!

“这孙启明啊,据说是犯了事,被孙政的政敌发现了。

“你们也都知道,孙启明是孙家的独苗,孙政说什么也是要保住的。

“当时事态紧急,容不得孙政拖延,于是先制造声势,将身边所有的高手派出去,吸引政敌的注意,暗地里将孙启明乔装打扮,送回了咱碎石城。

“但这毕竟是个打垮孙家的契机,孙政的政敌,又岂会放过如此良机?

“所以,孙政也心知肚明,即便将孙启明送回碎石城,那也不过是权宜之计,迟早会被政敌揪出来的。

“不知道从哪来的消息与渠道,孙政就巴结上了一个叫什么长青宫的仙门,打算把孙启明送进那处仙门。

“那处仙门不在咱大宛境内,即便告到皇帝老子那,那也没法子,可以说是釜底抽薪啦。”

姜海晏忍不住寻思,怪不得昨夜他夜闯孙府,竟然没有遇到一个高手。

原来,高手都被孙政派去吸引政敌的注意力去了。

他接过话道:“原来如此!那孙家公子是上个月月底回的碎石城,却过了好几日,才传出他要拜入仙门的消息,这段时间应该是孙政还在周旋。”

“原来如此……”

周遭的人听了,纷纷表露出恍然大悟的样子。

那大汉得意洋洋,继续道:“这便是前因后果啦。至于再后来的事情,想来你们也都有耳闻啦——

“孙启明年纪不小啦,又是走后门进入人家仙门,人家仙门不愿提供珍贵的灵药给孙启明开……开脉,说是让孙启明自己想法子。

“孙政被政敌盯着,没法子送药;这孙启明啊,为了保命,便派出孙府的人出去,四下寻找,还真就找到了一株灵药。”

有人插嘴道:“我可是听说,那株灵药被人给半道截胡啦!”

“对!”大汉正色道:“这事,我猜准是孙政的政敌干的!”

但很快有人提出了质疑:“可我听说那孙家公子找到了偷灵药的人,还抓回了孙府!”

大汉神色一僵,怒道:“你懂什么?若是不找个背锅的,孙启明在西京做的恶事,不就要被人追根究底挖出来了么?

“他之所以做样子给外人看,就是想隐瞒自己的恶行!”

旁观者又都做出一副“原来如此”的表情。

听他这么说,大抵也是不知道孙启明在西京究竟做了什么恶事,因此也没有人问。

倒是一人忽怪道:“可是……既然孙政的政敌本就要置孙公子于死地,直接动手即可,为何还要先劫灵药,岂不是多此一举?”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