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何为盛世?(1 / 2)

甘露殿,李承乾跪在地上,正在思索如何应对之策,没想到迎头传来怒吼声。

“父皇中年之身,正是身强力壮之时,不对......一直都很强壮”,李承乾给突如其来的怒吼声吓到了,说话都不利索了。

这时门外有个小宦官探头探脑的,王德见状立马走了出去,把他拉到一边骂道:“你这不长眼的狗东西,陛下跟太子的家事,你在外面探头探脑的,嫌你脑袋长腻了是吗”。

王德身为陛下身边的大宦官,人称王公公,宫里的宦官有部分可都是归他负责管教的,其他的一部分归东厂负责。

这宦官立马带着哭腔说道:“干爹,皇后娘娘听闻太子回宫之后被叫来甘露殿,现在正往甘露殿赶来”。

古代的宦官群体为了生存,就不得不巴结上头,认祖宗......认干爹......认啥都有,司空见惯不足为奇。

“知道了,以后放精明点,小心你脖子上的脑袋,滚吧”,王德朝小宦官挥了挥手,小宦官立马退下了。

没一会,皇后娘娘就带着一群宫女宦官到了甘露殿门口,王德事先已经告知了李世民,李承乾也听到了,心里暖暖的,自己真是作死,惹下的祸要母后来擦屁股,咳咳。

“臣妾见过陛下”,长孙皇后已经进了甘露殿,见到了太子跪在地上,李世民黑着一张脸,咬牙切齿,连忙对李世民开口,想转移话题。

“皇后来了,你身为后宫之主,不知道后宫不能干政吗?来到甘露殿所谓何事”,李世民看到皇后来了,也没给什么好脸色,认为她慈母多败儿。

长孙皇后知道陛下目前正气头上了,也没多想,权当陛下胡言乱语。

长孙皇后说道:“有公公通报说高明这孩子回宫了,本宫担心他在宫外出了什么事,所以来看看,幸好没出事,不然本宫又得寝食难安了”。

李世民心中还是有气,黑着脸开口道:“哼,高明胆大妄为,私自出宫,朕刚才已经说了,这太子位坐腻了,可以跟朕说,朕的儿子可不止这一个”。

听得这话,长孙皇后大惊失色,忙道:“陛下息怒,高明这次犯错了,给他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吧,他还只是个孩子啊”,说完连忙对李承乾使眼色,暗示赶快认错。

李承乾接收到信号,立刻说道:“请父皇息怒,儿臣知错,以后保证不会再犯”。

李世民见状,也许心里的气也出得差不多了,淡淡的说道:“说吧,今天出宫,有何见闻,说与朕听听”。

李承乾心里想着:“你倒是让我先起来啊,我这里跪着说话很累的好吧”,这时候还能发牢骚,可见作死能力越来越强大了,最后还是长孙皇后心疼儿子,对李承乾说道:“高明......你先起来吧,坐下慢慢说,你身体刚康复不久,不要跪着了”。

长孙皇后一边心疼儿子,一边也是在跟陛下暗示,像是在说,儿子身体刚好,脑疾还没完全恢复呢,跪坏了怎么办。

李世民怎么会听不懂话中的言外之意,哼了一声......才开口道:“起来吧。”

“谢父皇,谢母后”,李承乾边说边站起身,然后走到长孙皇后身边坐了下来。

李承乾抿了抿嘴,总结一下话语,开口道:“父皇,儿臣今日出宫,一路确有些许见闻,可是儿臣心里确有一个疑问,始终不得其解。

“哦,是何疑问?”李世民听到太子的话,有些好奇的问道,旁边的长孙皇后也侧目看向太子。

李承乾看向李世民跟长孙皇后,一字一句道:“何......为......盛......世”。

李世民看着李承乾,他没有说话,确实被这个问题问到了心里深处。

长孙皇后也被这个问题震惊到,目中神采奕奕的看着太子,后宫不得干政,这是律法,所以长孙皇后也只能沉默看着。

过了一会,李世民才开口说道:“依你之见,怎么才算是盛世呢?”,李世民没有回答,而是先把问题抛回给了李承乾,踢皮球打太极这种活,只要是玩政治的,那可都是一等一的高手。

李承乾摇了摇头道:“儿臣也不知,今日儿臣在长安城看到了百姓,虽然穿衣得体,却多是粗糙布衣,而且面色蜡黄,应当是营养不良,儿臣下车走路,可是道路多是碎石,沙尘滚滚,儿臣也曾进入酒楼用膳,可是所食之物材料善可......味却不足,总而言之,儿臣心中迷茫,得此疑问,父皇可有答案,解儿臣心中之惑”。

李世民手指轻轻的敲着案台,沉思了一会,开口道:“从隋朝到朕开创贞观期间,百姓多受天灾所迫,皇权所害,战争之苦,妻离子散,白发人送黑发人,百姓日夜哀嚎,血泪洗面,天下遍地饿殍,易子而食,百姓流离失所,衣不遮体,路边多有冻死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