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盛典(2 / 2)

不过隔壁李老伯老两口是个心善的人,看到可怜的孤儿张枫眠,竟是将自家所剩不多的大米分了一半出来,准备倒进张枫眠家的米缸。当时老两口笑着说:“我们老了,也不知道还能活多久,留着这些米也是浪费,小枫眠正是长个子的时候,当然应该多吃一些快快长大啦。”

但张枫眠拒绝了,想着老两口上了年纪,没了米还怎么挣回来。但是自己还年轻啊,只要想办法,总能填饱肚子的。

所以他随便编了个理由将老两口搪塞了过去,转身离开村子,想要在外面的田地里抓个田鼠什么的,带回来烤着吃。

可是隆冬时节,天地苍凉寂寥,别说田鼠,除了漫天白雪,连个枯黄的草根都找不到。

然后,张枫眠就只好将注意力放到临安城里。那是张枫眠最不喜欢的地方,全部都是势利眼,恃强凌弱,没一个好东西。

但是人活着总不能活活给饿死吧。当初母亲刚离开的时候,自己可是答应过她要好好活着,好好长大的。

所以张枫眠穿着破烂的灰布衣衫,脚上踩着漏了几个洞的烂布鞋,站在城门口,冻的瑟瑟发抖。他抬头看了眼城墙上那块巨大的石质匾额,最后咬紧牙关,一头从城门钻了进去。

进城以后,他从东跑到西,由南跑到北,一个店铺一户人家挨个找过去,希望能帮忙干点什么,好换口饭吃。他甚至跑到了那个林府门口,希望这户临安城内最富贵的人家能够大发善心,可怜可怜他一个孤苦伶仃的孤儿。但是他的脚还没踏上林府大门前的白玉石阶,就被门口的守卫从衣领提着扔了出去。

“呸,什么货色,敢跑到林府门口撒野。快滚,不然小心我一棒打死你!”那守卫凶神恶煞,眼中却满是戏虐。

张枫眠站起身,拍了拍本就不怎么干净的衣衫,挺直了腰,愤愤盯了那守卫好一会儿,最后转身离开。

一路过来,什么吃的都没找到,饥肠辘辘的张枫眠饿得眼冒金星,最后眼前渐渐变得模糊起来,意识一消散,便晕倒在了出城的路上。

然后,出城砍柴归来的刘老三就碰到了这个可怜的孩子,将他带回了自己铁匠铺里。听闻张枫眠的遭遇后,他笑着拍了拍张枫眠的肩膀,道:“我看你小子骨骼还算惊奇,不如来我这里当学徒,我一天给你五个铜板,怎么样?”

当时的张枫眠生怕错过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急忙如蒜槌一般连连点头,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神色。

从那天以后,他的日子总算好起来了。虽说依旧艰苦,但比起之前饿肚子的光景,实在好了太多。有时候甚至能攒下钱来去买点香火纸钱,跑到父母坟头烧一烧拜一拜,和爹娘说说自己最近过得怎么样,也问问爹娘最近过得怎么样。

张枫眠有时还在想,如果传说中的转世轮回是真的,那么爹娘现在应该早就进了轮回道了吧,说不定已经成功转世了。希望爹娘这么和善的人,能够转世到一个富贵人家,再也不用受没钱的苦了。

想到自己烧得钱和香,自己说的话,爹娘可能收不到了,张枫眠就有些伤心;但又一想爹娘可能转世到富贵人家,自己又由衷的开心起来,将之前所有的不开心都遮盖了。所以,此时他脸上笑意就会更浓。

“不想去就算了,反正我猜鸿钟那家伙这次回来也没有多少好脸色。”

老板刘老三的话打断了张枫眠的思绪,将他从回忆中拉了回来。

张枫眠不解的看着老板,邹眉问道:“为什么?”

刘老三笑嘻嘻的看着他,故作神秘道:“这你就不知道了吧?”

张枫眠点了点头。

刘老三装模作样的清了清嗓子,站了起来,如同学塾先生一般将一只手背在身后,道:“凡是去白帝城参加匠人会典的匠人,除了会典本身外,还有一个比试流程,就像武夫比武一样。经过比试以后的优胜者才能以皇室供奉的身份留在白帝城,至于其他人,就只能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

“很明显鸿钟没能留在白帝城,就说明他在那场比试中输了,说不定还输得很惨,你说他怎么会有好脸色?”

刘老三叹了口气,道:“不过这也正常,能去帝都参加会典的,哪个不是身怀奇技的高手,就算是那传说中的金丹匠人也不会在少数,鸿钟才什么等级?输了都是正常滴!”

张枫眠不太相信老板的话,撇了撇嘴,质疑道:“你又没去过白帝城,你咋知道?”

刘老三瞪大了眼睛,给了张枫眠一个脑瓜崩,没好气道:“咋地,老子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臭小子,给我好好看着熔炉,不然小心我真扣你工钱。”

说完便扬长而去,跑到后院里面睡觉去了。

已至中午时分,城门那边热闹的气氛渐渐冷淡下来,虽然大家依然聚集在那条宽阔石板路两旁,但是难免会有些质疑和抱怨。

“是今天来吗?不会是骗我们的吧?”

“这些大人物脾气就是古怪,怎么总是变卦?”

已经有两个妇人开始面露不悦神色了。

就在这时,之前守在城门口的那个手持挂着鞭炮的细长竹杆的年轻人,突然腾出手来指向城外某一处,高声喊道:“来了!来了!”

众人顺着方向望去,看到一队人马浩浩荡荡的向这边走来,位于最前方的是三个骑着高头大马的人。

中间那位,便是出身于临安城的新晋匠人鸿钟,他身旁两位,身着黑色铠甲,腰配黑鞘长刀,威风凛凛,不怒自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