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孙县令(2 / 2)

“娘,我去看看!那拐子好大的狗胆,竟然拐到临安来了!”

紧接着就行色匆匆的离开。孙老夫人顿了顿,继续捡佛豆,但是捡着捡着,速度越来越慢,越来越迟疑。最后,“哗啦”一下将手中的佛豆放回盒子里,起身大步追了出去。那些丫鬟仆妇的不敢拦着,只能一窝蜂的跟了出去。身后,那庄严肃穆的小佛堂里,除了孙老太爷的牌位之外,还有一个小小的,看上去格外寂寥的牌位。

而这个时候,孙县令已经一阵风似的刮了出去,游家人此刻已经被县尉安置在了偏厅里暂作歇息。来到偏厅时,孙县令还没走进去,就听到一个稚嫩的声音口齿清晰的开口。

“爷爷,我没事儿。你别担心……我真没事儿,你看我现在能跑能跳,还能吃糖葫芦呢!”

听到这个稚嫩却可爱的声音,孙县令嘴角不自觉的扬起一个弧度,紧接着就摁了回去。然后轻咳一声,走了进去。

里面的人听到动静,已经十分自若的转换了态度,纷纷跪下行礼。不过还没等他们跪下,孙县令就已经抬手免了。

“不必多礼。本官听说在临安境内,竟有拐子横行,实在是心急如焚,不知那被拐的孩子怎么样了?”

游老汉是民,天性就有点儿害怕当官的,刚刚打那个王大治的时候一马当先,这会儿就有点儿说不出来话,哆嗦的不成样子。

宁宁担心的看一眼祖父,然后自告奋勇的往前走了一小步。

“县令大老爷大人,是我,我没事儿,好好的呢!”

县令大老爷大人……

这是什么奇怪的称呼?

孙县令差点儿没绷住嘴角,连忙借着转身的动作掩饰住了,然后和蔼的询问宁宁的情况。宁宁那叫一个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很是干脆利落的将自己之前见到的场景都给说出来。虽然有些地方难免有些童言童语,但条理清晰,目标明确,要不是孙县令知道在这个偏厅里没人教她,都要以为是县尉教的这孩子。

这时,盯着宁宁看的若有所思的就不只是巫山一个了。巫山倒是没有什么要掩盖宁宁天资的想法。毕竟才华这种东西,是憋不住的。更何况这孩子本来就该拥有神童应有的待遇。

孙县令听的连连点头,捋了捋自己的三寸长须,对案情已经基本了解。出于家庭缘故,孙县令对拐子格外痛恨,这会儿既然人证物证俱全,直接在偏厅里就对晕过去的王大治下了惩罚。

“把他给我打入大牢,等醒了之后杖五十枷十日,然后扔到北漠军去,也算做点儿贡献。非常时刻,能去打杀一两个北蛮子也比拐人家孩子强!”

“剩下那四个没有动手的,杖三十,牢三年,以观后效。”

这惩罚不可谓不厉害了,毕竟王大治是初犯,且没有成功。临安县里打人的棍子又粗又长,打了五十杖之后,就算侥幸能存活,等到了鞍山关,见了北蛮人,也得九死一生。

不过县尉出去之后很快就又进来了,表情有点儿古怪。

“大人,那四个随行的混子闹起来了,要来请愿,请受刑之后和那王大治一起去往鞍山关。说是,说是愿意永驻鞍山关,来赎自己的罪。”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