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若愚(1 / 2)

大智若“俞”

我写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俞敏洪先生的一本书,从小我就读过俞敏洪大师的很多著作,后来《中国合伙人》上映让我对俞敏洪先生有了更多的了解,所以说起成功人士,提笔便是俞先生。

从高考三次不中,到BJ大学。从校园里内向自卑的丑小鸭到英语系耀眼的单词王;从被北大扫地出门的穷酸教师,到轰动大江南北培训界的领军人物;从大街小巷刷广告的个体户,到万亿身家的上市公司老总。这就是俞敏洪,一个善于在演讲中激励学生的“圆梦大师”,一个没有一点架子任由学员工“开涮”的亿万富豪。一个创业伙伴们骑在他头上却不得不佩服的校长。

他年轻时候的奋斗经历是十分艰辛的。由于知识基础薄弱等原因,俞敏洪第一次高考失败,英语才得了33分。1978年高考失利后回到家里喂猪种地。第二年又考了一次,英语得了55分,依然是名落孙山。那时俞敏洪作为一一个农民的孩子,离开农村到城市生活就是他的梦想,而高考在当时是离开农村的唯一出路。尽管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俞敏洪仍在微弱的煤油灯下坚持学习。

1979年,县里办了一个外语补习班,俞敏洪挤了进去,这是他第一次学习外语。住在30人一间的大房子里。第二年春节,俞敏洪在班里已经名列前茅。1980年,俞敏洪坚持考了三年后,最终考进了BJ大学英语系。在北大,俞敏洪是全班唯一从农村来的学生,开始不会讲普通话,结果从A班调到较差的C班。大三的--场肺结核°又使俞敏洪休学一年,人也变得更加瘦削。1985年,俞敏洪毕业留在北大成了一名教师。

在北大,俞敏洪是全班唯一从农村来的学生;开始不会讲普通话,结果从A班调到较差的C班。大三的-一场肺结核又使俞敏洪休学一年,人也变得更加瘦削。1985年,俞敏洪毕业留在北大成了一名教师。

出国潮兴起,俞敏洪备考,1985年我国政府颁布了“关于自费留学的规.定”,开放了自费留学的限制,许多没有海外亲属的人也挤进自费留学大军,1986年,我国兴起了大规模的出国潮。受周围同学的影响,就读于北大英语专业的俞敏洪也踏入了准备出国留学的队伍。他从未接受过专业的英语教育,1988年开始准备出国考试,仅仅两个月,托福考试就拿到了673的高分。

当时美国给中国学生颁发的奖学金较少,加上在北大教书的工资不高,俞敏洪意识到如果想出国留学,不得不靠自己打工赚钱。在北大教书的俞敏洪开始参与--些培训机构的托福、GRE教学工作。而后在北大成立了自己的托福班。自己的学生帮忙贴广告宣传(形成了老师和学生的开班联盟),于是就有了二三十个学生来班里.上课。当时北大也在开托福班,是北大英语系老师业余收入的来源,俞敏洪的托福班不仅抢了北大托福班的生意,还没有任何证照,不久便遭到了学校的行政记过处分(在北大著名的三角地,贴了整整--个月,高音喇叭也播了大概一个月)。这次经历带来的影响催生了俞敏洪心中的创业萌芽:原来靠自己的能力是可以自己做生意的;由于被处分在北大的职业生涯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分房、出国进修都没有自己的份)。

1990年,俞敏洪向北大提交了辞职报告。用三轮车拉.上了宿舍的所有行当离开了北大。到外面租了一个农民的房子。离开了安逸的舒适区,闯进了风雨中。

俞敏洪后来回忆,当时的凄凉和辛酸在现在的成功面前都不值得一提,阳光总在风雨后。

1993年11月15日,BJ新东方学校正式成立。两年后,学员突破了1.5万人。1995年底,俞敏洪飞到了北美讲自己的创业经历,在加拿大,曾经同为北大教师的徐小平9听了之后怦然心动,毅然决定回国和俞敏洪--起创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