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起征程(三)134(1 / 2)

高耸的冷却塔,黑压压夜色下透着一股浓浓压抑的厂房,隐隐绰绰间,树姿摇曳,偶有几只飞鸟扑腾着翅膀,展翅高飞。

面前的是一家占地面积中等规模的拆船厂遗址。

这类中小型拆船厂,在靖江,乃至全国各地都有很多。卡汶狄是渔业大国,每年陆续下水的船只超过五千艘,同样,面临限期报废的船只,在这个基础上只多不少。有陈旧不堪的渔船,有年久失修的货轮,有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民用或者半军用的特种船只。

拆船厂是劳动密集型的低利润行业,报废的船只只能当做废铁卖,卖船的也不会计较这三瓜两枣,往往价格会被压得很低,而拆船厂为了实现利润的提升,往往拆炼一体化,在工厂内兴建炼钢厂,购置炼钢炉和冷却塔,还要布置大大小小的露天或者半露天的仓储区,用来摆放拆卸下来的废铁或者自家锻造好的钢锭,这些钢锭往往一放就是好几年,寻得国际钢铁期货上涨的周期才会进行抛售,这就往往需要更多,更廉价的土地资源。

这些拆船厂占地面积通常会很大,内部设施和建筑鳞次栉比,跟个小镇似的。

眼前这处拆船厂坐落在北岸江流分支上,沿着河道往前行驶不足百公里就是出海口,特殊的地理位置,带来了可观的利润。

靖江作为卡汶狄拿得出手的经济都市,四十年间进行了三次大规模产业链升级和城区深化改造。随着周边人流朝着市中心区域集中和国际钢铁期货大周期下跌困扰,好多城市周边产业园都遭受了一定的打击,有的整体拆迁搬移,有的破产重组或者废弃,这家叫德卡巴勒的拆船厂也在三年前破产,被另外一家外资企业收购。

往常也没见几个人过来,也不招收新员工,只有两个看门大爷整天泡着一壶茶,一坐就是一整天。

厂区内部的码头上,黑夜下,隐隐绰绰有几个光晕点缀,巨大的黑色阴影静静停靠在深水弯上,数量足足有七八艘,都是临时等待准备拆卸报废的轮船。

船舶外面锈迹斑驳,木质甲板腐朽不堪,几只鸟雀飞落下来,停靠在栏杆上,扁着头梳理着羽毛。

吱嘎。

舱门开合的声响吓走了一片鸟雀,一只高邦战术靴从容不迫的踩在柚木地板上,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来人戴着战术眼镜,剃着板寸,眼神桀骜凶戾,黑色作战服下鼓鼓囊囊,显然带着家伙。

站在船头迎风而下,溪流飞溅,他舒服的呻吟了声,抖了两下拉上了拉链,看似闲淡的朝着远处眺望了片刻,拢了拢作战服,夜晚的风,有些大,尤其在江海边上。

他搓了搓手,低着头,缩着脖子再次迈入船舱内。

就在这名武装人员躲入船舱的刹那,隔着一公里开外的某处山坡上,一个不起眼的亮点闪烁了一下,忠实记录下了这一幕。

照片被无线传输设备传递回了后方。

李欣煜小心翼翼端着长焦摄像机,匍匐在一处草甸子下,身上盖着苫布,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她穿戴着草绿色的军服,左手边有一把步枪。

有人在其身后挪动了下身形,往前匍匐前进了几步,伸出一截枪管来。

是一名狙击手,他小心的隐蔽着身形,脸上涂抹了油彩,身上穿着吉利服,不过举手投足间,一股浓浓的业余味道,怎么都飘散不了。

54组这次可谓是倾巢而出,拢共只有三十余名组员,除了小部分外派执行特殊任务的人员无法按时抵达之外,能够拿枪的,全部到了。

参与这次任务的足足有十五名成员。

哈立德腿脚不便,指挥权下放给了伊莲娜。

54组虽然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组成,但是如果指谍报能力或者组织策划能力,那是没的说,但是突发情况下的武装应对和特种作战,则欠缺的很。除了韦德,很难再找出几个像样的特种人员。

虽然有着这样那样可圈可点的地方,但54组整体武力还是不俗的,当然这个标准是按照民间武装来定义的,如果是国家层面或者军级层面来定义,则弱得很。

远远隔着厂房足足有两公里的位置,指挥车停车熄火,将自己掩藏在一处倒塌的蔓藤丛中,外面是丛生的灌木丛,将车辆整个身形掩盖了起来,后面则是小树林。

这个位置是考量过的,无论救急应援还是脱困,都有余地。

黑色涂装的指挥车外形看着像一辆厢式货车,司机神情戒备持枪坐在驾驶室里,虎视眈眈的盯着外面。车厢内,五六名技术人员正目不转睛盯着面前的屏幕,伊莲娜抱着膀子,冷眼在狭小的过道上踱步。

平面地图上,十几个小红点正在快速靠近厂房。

这是安装在突击队身上的定位器和单兵通讯设备,第一视角的单兵摄像头下,几名组员身手便捷的窜入岗亭,迅速制服了两名看大门的保安。

厂区很大,但他们有全套的立体建筑图纸,从四通八达的甬道到错综复杂的下水道结构,都有,突击队很轻松的突入了厂房。

根据得到的情报,这批军火都妥善安置在码头的一艘编号为cG223的小货轮上,毫无疑问,货轮上有着敌对方超过五名的武装人员看守,稍有风吹草动,就可以开动马达,驶离港口,让偷袭者望洋兴叹。

为此这次行动,伊莲娜做了详细的预案和布置。

突击队主要由哈立德的私人安保人员和54组的外勤组成,虽说在训练上,稍显不足,但是毕竟应对的不是穷凶极恶的恐怖分子,而是一小伙本地黑帮分子。难度上,倒也大打折扣。

伊莲娜紧盯着屏幕,十三个红点沿着街道迅速靠近目标。

登船成了最大的难点。

伊莲娜敲了敲耳麦,耳机里传来轻咳的声音,她无奈的笑笑,真拿这帮家伙没有办法。

短暂而轻微的扑哧声。

膛口焰在漆夜下一闪而逝,仿佛没有存在过一样。

安装了消声器的狙击步枪,发出的声音很小。船头上,一名站在顶部甲板上巡逻的黑帮人员应声倒下。

狙击手掩护下,几名突击手快速组装伸缩抓钩,开始抛投,固定爪牢牢扣紧栏杆,一队队人员一按滑索推进器,整个人吊在索吊上快速攀升。

“什么声音?”

有人踢开舱门冲了出来,迎接他们的是一阵疾风骤雨的扫射。

mp5冲锋枪射速很高,尤其适合甲板这种短兵相接的环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