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挑选(2 / 2)

对于金国王朝用公主议和出嫁,要准备的议和物资都好说,最难办的是蒙古国提出了要五百个童男和五百个童女。

想想懵懵懂懂的几岁大孩子交出去,长大后他们怎么能记得亲生父母。

再说一旦去了漠北的草原,没有任何的依靠,只能是被人驱使的奴隶,想打就打,想杀就杀,简直就是把孩子扔给了豺狼,这个可是要了一千多家百姓的老命了。

权臣人家可以把适龄的孩子藏匿起来,可是普通百姓人家就不得不骨肉分离了。

为了完成指标,军队不得不和禁卫军出动了,在金都城内挨家挨户的敲门,当然考虑到这些人都是自己的子民,金八宗也让抓人的队伍带着粮食,凡是交出孩子的家庭发给一袋小麦。

想想高贵的岐国公主都要和亲大草原了,穷人家看着反正也是饿死,不如把孩子交出去,换回小麦剩下的家人还能存活。

再说孩子跟着公主去了草原,也许不会饿死了。

所以平穷的家庭孩子几乎都被搜进了童男女的名册,有的家干脆的几个孩子抱团报名一起去,就是这样人数还是远远的不够。

考虑到不能把一帮叫花子弟全都当童男童女送出去,总的有体面的几个孩子充门面,显示金国的诚心,管事的官员们,不得已向权贵家庭要人了。

当然先开刀的都是那些失宠的官员,或是战死的将士家庭,非女真族的契丹人,汉人,回人,渤海人的家庭。

侍卫军按照名册来到战死居庸关副将耶律荣府前,听到嘈杂的拍门声音,府上老仆役打开门看到的宫里来的公公,手里拿着花名册,“这是耶律荣的府上?”“是的,公公有何事?”

“找你家主母,你家的小姐被选入了童女,要跟岐国公主出嫁。”

仆人本想关上门后,回禀主母再来回复,可是刚一转身,身后的公公就带着手下冲进了府内,看到院子中正在带着三岁弟弟玩耍的五岁左右大的小女孩,公公一个眼色,手下像恶狼一样扑过去,抓住了姐弟俩。

主母李氏听到仆人报告,从卧榻上拖着病重的身体冲出来,跪在公公脚下,“大人行行好,放过我的儿子和女儿吧,我丈夫战死在居庸关,儿子也才死去,现在就剩这一对儿女了。”

“放过你,那么蒙古人会放过大金吗?看你可怜,儿子女儿可以选一个留下。”

四十多岁面容枯槁般的李氏,这几个月接连的被亲人死去悲痛打击,失去了往日的荣光。

听到公公给出了一个儿女可以留下,就坚强的从地上爬起来,“谢谢大人,我愿意献出女儿,不过麻烦你给我半炷香时间,我给女儿准备一下东西。”

“好,就给你半炷香时间,我们先去下一家,回过头来接你的女儿,不要想着逃跑,如果敢逃全家死罪。”

“不敢。”

“给他们家一袋小麦,走,我们到另外一家。”

李氏咬着牙,把发簪拿下来,喊着贴身的女仆男仆各抱一个孩子,她将儿子留着院子中,只让女仆抱着小女孩跟着她到了厨房。

这个家失去了丈夫和儿子后,又被胡沙虎抄过家,值钱的东西都被一扫而空,现在大儿子失去消息几年没有了外援,穷的打发了十几个仆人后,就留着几位忠心耿耿的无家可归的老仆,家中已经是没有买炭的钱了。

李氏把发簪一头放在灶火里烧炭,然后让老女仆把小女孩带到自己跟前,她慈爱的看着女儿,双手在女孩的脸上和身上轻柔的划过。

已经没有时间流泪的她抓紧时间检查询问,“金针,你记得父亲叫什么名字?”

小女孩望着母亲严肃的神色,乖乖的奶声奶气说,“父亲叫耶律荣。”

“大哥呢?”

“耶律明,”

“二哥呢?”

“耶律光,”

“弟弟呢?”

“耶律庆,”

“你的名字呢?”

“耶律萱,”

“母亲呢?”

“李秋真,”

“不错,我们家住哪里?”

“金大都松子巷,耶律荣府。”

“你的名字会写吗?”

“会,以前二哥教我的。”

“来写一个,”

说完李氏在炉灶中抽出一个烧了一半的枝条,熄灭的火焰后,递给小女孩。

“金针乖,用炭木把你的名字在墙上写出来。”

小女孩接过母亲手中的炭木,在母亲身后的土黄色墙上涂鸦般写下了,歪歪扭扭的三个字,耶律萱。

看到女儿聪慧的写出来自己名字,李氏抬手擦了一把眼泪,张开手臂将小女孩抱在怀中。

“真乖,我们金针真聪明,名字全部写对了,来,到妈妈的怀中,让妈妈好好的抱抱你。”

听到母亲的召唤,几个月看到卧床母亲以泪洗面的小女孩,梳着小团子头发,穿着暗花洗的半白的断背夹袄,圆圆的眼睛睫毛很长,让整个脸被眼睛的月光给照亮般非常的吸引人。

她小心扑到久违的母亲的怀中,李氏把女孩的脑袋按在自己的怀中,使眼色让老女仆抓紧了女孩的左手,展开了虎口。

李氏手快坚定的拿起灶火中的簪子的尾端,将一枚烧红的银杏叶烙铁印在女孩的白嫩的虎口上,随着女孩撕心裂肺嚎啕哭声中,一股人肉烧焦的味充斥了厨房。

李氏抱着女孩抚摸着她的后背流着泪嘱咐道,“金针,不要记恨母亲,待会你的弟弟也会有这个印记,你太小了,母亲不能给你任何有价值的随身物品,只有这个家族的徽记。等你长大后,如果能够回到中原,可以和你的弟弟相认,不要记恨母亲,记得长大后来找你的弟弟,哥哥。”

说完李氏拿过女仆准备好的火麻油给小女孩涂上,然后接过一个柔软的细布把小女孩的烫伤的小手包扎起来。

刚包好,院外就传来嘈杂的声音,“耶律夫人,准备好了没有?我们来带人了。”

小女孩流着泪哭喊着被差人给抱到院外,母亲泪花闪烁坚强的没有跟出去,只有老女仆抹着泪追着差人追到了院外,看到一个大马车后围栏里面已经有十几个同样年龄的幼童,都哭哭啼啼的挤在车里。

差役打开挂锁的栅栏门把小女孩塞进去后,公公和差人就急慌慌的开拔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