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求收藏,求追读)36(1 / 2)

关羽接过信件看了起来,越看脸色越不对劲,最后直接骂了出来。

“岂有此理,糜芳小儿活腻了吗?竟敢如此!”

“将军息怒,你且看这里。”

韩清说着,用手指了指信的末尾,并未署名,这是封匿名信。

“哦?竟是一封匿名信。”关羽看到后,随即问道:“不知军师此信从何而来?”

“这也是奇怪之处。”

韩清摇了摇纸扇,继续说道:“今日早间,少将军来唤我去议事大厅。

“我俩走在路上,经过闹市时,突然一人跑过来撞了我一下,好像塞了什么东西在我手里。等我回头此人已不见踪迹,然后这封信就出现在我的手中。”

听到这,关羽转头看向关平,关平立刻补充道:“父亲,确如军师所言。我本想追上去,可那人一副寻常百姓打扮,等我再寻时,已不见踪迹。”

“按照律令,写匿名信本身就是死罪,这人将信塞给我后迅速离开是为保命,无可厚非。

“奇怪的地方在于他为什么会把一封举报糜芳的匿名信给我?

“在那之前,将军并未宣布认命韩某为军师,而他却把信给我,说明他可能知道一些内幕,或者说他背后的人可能知道一些内幕。”

“在此之前,看过主公写来的信,知道主公让我留下韩先生的人,只有糜芳、傅士仁与我父子二人。”关羽回忆道。

韩清摇摇头说道:“他们二人知道了,那么也有可能告诉他人。

“而知道的人,也有可能再次告知其他人,从这方面来追究的话,恐怕很难有所收获。

“不管此信出于何人之手,是真是假,其目的无外乎三种可能。”

“哪三种可能?”关羽迫切问道。

“将军请看,此信中内容如公布,荆州官场必然震动。”

韩清复又指了指关羽手中信件,继续说道:

“如果这封信是假的,那么可能有两种目的。”

“此人在信中举报,南郡太守糜芳和公安守将傅士仁,在督造军械时中饱私囊,贪污倒卖军资给东吴,数目巨大,为掩盖账目和实际军资的缺口,故意纵火烧毁军资。

“这看起来似乎说得过去,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嘛。

“可糜氏家族本是徐州巨富,早期倾家财资助主公,跟着主公多年颠沛流离,也未曾出过此事,何以此时却突然爱起财来?

“再者说了,主公本是知恩图报的人,如今主公已在汉中称王,形势一片大好。如果糜芳真的爱财,待打下江山,自然有享之不尽的荣华富贵,何必急于这一时。”

“这是有些说不过去,可……可这也太巧合了。”关平马上附和道。

“如果这封信是假的,那么第一种目的,应该是荆州官场,有人为了上位,故意构陷糜芳,那糜芳不在后的下位获益者,便是此信的主人。

“从这个角度来看,治中从事潘濬声望可能会是下一个最有可能担任太守的人选。

“另一种情况则有可能是东吴获知前段时间南郡失火,故意伪造信件,以挑起荆州内乱,从中渔利。”

“当然,如果此信是真的,也有可能是这样的。

“糜芳跟随将军在荆州扎稳脚跟后,天生富贵但又颠沛流离半生的糜芳,突然想起投井的妹妹糜夫人,怕以后没有倚仗。

“想借机敛财,为将来做打算,于是他将目光放在了军资上,当账目对不上时,干脆一把火烧掉,也不无可能。”

“如果真是这种情况,那么这封信只能是荆州内部的人发现并举报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