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正名(求收藏,求追读)(1 / 2)

韩清跟随关平来到议事大厅,厅内两边坐了不少人,尽是荆州排得上号的文官武将,甚至马超也在其中。

关羽坐于正中主位,大厅右边首位空缺,往下坐着主簿廖化,督粮官赵累和随军司马王甫、马良等人。

大厅左边首位同样空缺,往下依次坐着马超,糜芳,傅士仁,潘濬等人。

大体可以看出,大厅左边坐的都是身份地位更高的人,而右边坐的人地位普遍较低。

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座次的安排往往代表着主家对客人的恭敬程度。

争议最多的莫过于左尊右卑和左卑右尊两种,这两种说法在整个历史长河里,在不同朝代被反复启用。

在两汉时期,则一直都有共存的情况,汉承秦制,秦朝历来以“尚右”为尊,“无出其右”的成语也是诞生在汉初。

但三国中各国的四方将军的排序分别为前、左、右、后。

关羽为前将军居于武将之首,左将军马超,右将军张飞,后将军黄忠。

又如曹魏的左将军于禁,也曾被授予假节钺之职,掌生杀大权,其权柄明显高于右将军乐进的假节。

赤壁之战时,东吴的左右督,身为统帅的左督周瑜的话语权,明显也要高于右督程普。

如此安排座次,必是关羽有意为之。

韩清猜想,右边空缺首位必是关平的,可左边首位如果是为他准备的,那可不妙。

果然,见韩清二人出现在门口,众人尽皆转头看了过来,潘濬糜芳等人的脸色铁青。

大厅内,气氛紧张,除了铁青着脸的潘濬等人外,其余人倒也只是静静地看着。

关羽起身,径直朝韩清迎了过来。

只见他走到韩清跟随,拱手一揖,而后拉起韩清的手朝厅内走去。

这一幕让右边众人甚是惊讶,一向独具慧眼的王甫,也是忍不住看向马良,那眼神好似在问——将军今天转性了?

在荆州众将士的眼中,关羽历来是刚愎自用目中无人的形象,如今突然如此对待一个白衣青年,由不得他们不惊诧。

待走到大厅最前方时,关羽这才停住脚步,用手指着左边首位,说道:“韩先生请!”

韩清知道为了达成目的,尽管万般不愿,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韩清走上前去,一甩袖袍转身坐定。

初次跟荆州文武齐聚一堂,这还是第一次。天知道他虽然脸上带着微笑,心里早已慌得一批。

此时,关羽关平均已坐回原位。

关羽清了清嗓子,而后看向众人,高声说道:

“今日关某召诸公过来,实有要事相商。”

说完关羽微眯着丹凤眼,朝糜芳等人扫视了一眼,这才继续说道:

“前不久,汉中王封我为前将军,授予假节钺,让我审时度势拿下襄阳和樊城。

“今时机已到,关某决定北伐,为此关某有几件事跟诸公商议。

“这第一件事,便是诸公职责分工。

“赵累原本将都督,负责此次督粮运输事宜,不得有误。”

“赵累领命!”一脸正气凛然的小将起身,领命后坐下。

“从事王甫、马良,素有计谋,任随军司马,随大军北伐。”

“国山领命!”

“季常领命!”

两位身着儒袍儒冠的两人起身领命,其中一人眉毛中长有白毛,颇有特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