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北伐前的准备(2 / 2)

“当然,东吴的孙权也不可能看不到它的价值。相反这里本身就是孙权尊为立国大方针——“榻上策”的重要部分。

“一旦这里处理不好,荆州格局必然大变天。

“如果曹操丢失襄阳樊城,损失的不仅是两座城池和数千将士,更重要的是中南将失去重要屏障。

“我们一旦拿下襄樊,往东北方向,可直接威胁曹操的大本营许昌甚至是洛阳。往西北方向,也可长驱直入直抵长安,一旦拿下长安,其西面的凉州等地也将落入我军手中。

“曹操必然清楚知道这一点,所以如若将军一旦攻打襄樊,他必全力派兵救援。”

“如若此时孙权真能强攻合肥一线,那必然能大大缓解我们的压力。

“但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不止是因将军辱骂使臣,更重要的是孙权不可能看着我大汉一家独大。

“以前东吴之所以与我们联盟,主要是那时候曹操势力太大,而我们还很弱小,他不用担心我们。

“如今,我军已取得益州、,占据汉中等大片土地,前不久又拿下了上庸房陵,如果再夺取襄阳樊城,控制沔水,势力将变得无比强大。

“沔水是汉水的上游,顺江而下可直抵东吴腹地,直接威胁到东吴的安全,恐怕这也不是孙权愿意看到的。

“这也是孙权一直不愿放手荆州的缘故,其迁都建业,实际上也是害怕哪天我大汉对其动手而已。

“如我所料不差,一旦将军北伐开战,如若将军势强,东吴恐将与曹结盟,势必袭我后方。

“因此,此战非同小可,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势必要谨慎行事才行。”

关羽听韩清说完,面露忧虑之色,额头已渗出细汗。

他的确明白襄樊的重要性,也知道大哥刘备派他镇守荆州的缘故。

甚至也知道大哥封他为襄阳太守遥领襄阳,也是希望他能早日拿下襄樊,自己也能做个有名有实的襄阳太守。

但他从来没想过这么深层次的原因,也没有想过对东吴、对曹操的重要性,甚至他就不曾想过万一败了又当如何。

想到这,关羽急切问道:“先生那当如何?”

韩清朝关羽一拱手,继续说道:“将军,兵法云,未虑胜,而先虑败者,恒无敌。

“如若襄樊短期攻不下来,那必须守住后方,确保有路可退,然江陵、公安两城主要防备东吴,东吴之兵善水战而非攻城,所以只要坚守不出即可,每城五千将士足矣。

“孙子曰: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

“如今襄阳的将士约为五千左右,樊城亦是如此。是故将军可自领两万将士,各个击破。如能引诱其出城对战更好。

“襄阳与樊城互为犄角,两城相距二十里,将军可先在樊城营救襄阳的必经之路设伏兵一万,自领一万佯攻襄阳,待曹仁出城营救,迅速围而奸之,此乃上策。

“如曹仁不出城营救襄阳,则转虚为实,以火炮军炸开城门,率众将士一举攻入,襄阳可取。

“而后同样方法,直取樊城,此战宜速战速决,否则曹操援军一到,则危矣。”

“此计甚妙!”关羽说着,转向韩清问道:“请问先生,江陵与公安,又当如何驻防呢?”

韩清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看着关羽说道:“将军,您若要北伐,请在此之前向城中众将士宣布我的军师身份。

“同时,请将军下令由我总理军务。

“将军可带少将军关平,领三十火炮军及一百枚震天雷助您北伐,震天雷不可泄露,秘密运输。

“您北伐之后,我会在剩下的火炮军里挑选两名主将协助镇守江陵和公安。

“比如将军亲收的主簿廖化,此人行事果敢刚直,做事干净利落,对我大汉忠心耿耿,可作公安守将。

“此人正在火炮军中训练,各项能力都非常出色,能担重任。”

“如此甚好,如果军师愿意出山,关某就更放心了。只是……”关羽掩饰不住的喜悦。

“只是什么?”韩清看了眼关羽,继续道:“将军有话直说。”

“只是,我猜父亲担忧先生的安危,”关平接过话头,看着韩清继续说道:“此次我与父亲共赴前线作战,父亲应是担心先生在城中遇到危险。”

“平儿说的对,先生如遇危险该当如何?”关羽问道。

韩清其实也想当个幕后之人,起码不至于遇到危险。

作为一个手无寸铁之人,他更愿意悄悄地苟在城中,不得罪任何人,运筹帷幄岂不美哉。

无奈此时的荆州,关羽实在没有几个能用的大将或能人,也只能冒险出山了。

韩清深知,要想此战不出纰漏,必须得采取一些雷霆手段,也必然要得罪一大批人。

这其中国舅爷糜芳,公安太守傅士仁首当其冲,是韩清必须要摘除的隐患。

韩清想到此处,微微摇了摇头,而后说道:“如帮将军守住城池,遇点危险又何妨,将军不必忧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