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四大威胁(1 / 2)

天空下起了雨,雨滴顺着屋檐落下,掉落地面,溅起一朵朵水花。

关府正厅,韩清气定神闲,手执纸扇拱手:“将军何虑,不妨直言。”

关羽清了清嗓子,说道。

“主公命我尽快拿下襄阳、樊城,打通荆蜀要道,不知先生可有计策。”

“时机未到。”韩清冷静说道。

“为何?”关羽反问。

韩清抿了口茶,而后说道:“将军目前有四大威胁,如不尽早解决,他日必成祸患。”

“其一,荆州地理位置优越,是沟通南北东西的重要咽喉要地。

此地东可以制约东吴西进,北可图谋中原,且人口众多,农业发达,但同时也是各家兵锋所指。

刘皇叔与孔明军师‘隆中对’名满天下,但在此约七八年前,东吴也有类似的事发生。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孙策被袭身亡,其弟孙权主事江东,正迷茫之际。

鲁肃与其榻上对饮,曾言汉室已经被曹操所挟持,万难复兴,而曹操占据北方大部分地区,势力难以在短期内消除,因此建议孙权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变。

他建议孙权趁曹操与袁绍争斗之际,剿除黄祖,进攻刘表,占领荆州。据有长江流域,而后顺江而上,西取巴蜀,即可图谋天下。

鲁肃还曾预言,袁绍必败于曹操之手,北方的敌人终将只有曹操一家。

从江东这些年的扩张来看,与鲁肃的‘榻上策’基本一致。

彼时曹操势大,因此他同样主张先联合刘皇叔一起抗曹,这也是赤壁之战后,他愿说服孙权借南郡给主公的原因所在。

将军此时北伐,若吕蒙来犯,将军如何应对。则......”

听到此处,关羽打断韩清道:“江东鼠辈安敢如此!”

韩清看着关羽,笑道:

“四年前,皇叔取得益州时,孙权立刻遣鲁肃来讨要南郡,将军与其相谈不睦。

后孙权派吕蒙准备进攻荆州南部,鲁肃将万余人马于益阳牵制将军,后刘皇叔从益州带兵回援。

此事若不是因曹操进攻汉中,刘皇叔恐难主动让出桂阳郡和武陵郡,则后果难料。

过去种种,正是东吴一直觊觎荆州的佐证。

虽湘水划界后,两家平分荆州,但东吴绝不会仅仅满足三郡之地。

如今刘皇叔已取得益州、汉中之地,势力日盛,孙权必然嫉妒。如将军不加强防范,北伐襄阳、樊城,孙权势必偷袭我军后方。

届时,将军腹背受敌,则荆州危矣。”

关羽摆摆手,大笑道: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凭吕蒙无知武夫,谅也无此胆识。况我大汉兵锋正盛,孙权小儿恨不得巴结吧。”

韩清摇摇头,并不生气,这本在意料之中。

若不是武圣关羽多少有些自负、轻敌,也不会有后世我等读者那么多英雄豪杰捶手顿足意难平了。

韩清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而后开口:

“素闻将军,闲暇时喜爱读书,尤其喜欢读《春秋》,不知是也不是。”

“确有其事,关某确实常看《春秋》。”关羽回答。

韩清继续说道:“今日之江陵,正是春秋时楚国的国都郢,故荆襄之地也称楚地。”

“据春秋记载,邓国国君邓祁侯是楚文王的舅舅,与楚文王的母亲邓曼是兄妹,两人自小关系亲近。

楚文王二年(即公元前688年),楚国攻打申国,路上需经过邓国,于是向邓国借道。

邓祁侯说,这是我外甥,请他到我这边来,我会接待他。邓祁侯的大臣们担心楚国灭掉申国后,转头就会进攻邓国,于是劝邓祁侯杀掉楚文王,邓祁侯不听,并设宴招待了楚国军队。

第二年,楚国攻下申国后,在返回途中就攻打了邓国,并最终灭掉了邓国。”

韩清看了眼关羽,继续道:

“《春秋》中还记载有一事,将军兴许也知道。”

“何事?”关羽语气明显严肃起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