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 2)

每个人生阶段。都有一个关键。要把握住。我们想要立足,就要粮食。

到了有了家庭,守着这个家,就是教化,娱乐,要把握在自己手里。

到了结束了人生的旅程,要把握住原来的粮食,居住,环境。就是这么一回事。到了老了,还是要把握住,不能靠别人。更不能放手给别人。

想想还是虚心吧。

为什么,因为虚心的人,无论是自己还是对于外界都是好的。

当人虚心的时候。

时间会过的很快,因为心中的不满都没有了。

然后是看世界,不会那么多要求。有点苦,能过去就过去了。这才是生活的态度。生活怎么可能求美求善的。怎么可能呢。

近来几年我变得很瘦,不知道为什么。比以前更瘦了。

书已经买了很多,可是还是想买。

地理的,历史的,哲学的,国学的,小说类,诗歌类。以及各种喜欢的,好的。都会买。

无论如何吧,现在我的所有作为其实都是过去我内心所动造成的。

现在的痛苦都是过去的实现。

因为我是一个喜欢探索的人,遇到困惑喜欢钻研,不喜欢就这样放弃掉。钻牛角尖,非要弄个明白。

过去的种种之因,造成今日种种之果。

无可厚非。

还未启程,便在这先说结果,是一种很大的不敬。

所以我是如此的不敬。

……

昨夜梦到一个,大鸟站在人上面,人站在鸟上面。

虚心是个无尽藏。

所以我依然推崇。虚心的反义词自得,自满,自我。

弟弟去读书了。

我在家中确实感到孤独。

更确切的说是冷清,一个人的冷清,真正的冷清。

昨天说的,没有经历就没有资格说这件事。

如何去做。

很简单,经历后再去做。

总归是这样。

大概是这样。

真的能做到吗,不知道,但至少会这么去做。

没有经历田园怎么写田园,没有经历都市怎么写都市。

但是我说的话还有另一层意思。

更希望多做少说,实事求是。把精力放在事情上,而不是浪费在虚假的臆想上。

从事情上找感悟。

否则就会变成,人云亦云,什么也不做,却对一件事了解了很深,但是这是知识的了解,不是自身的体悟,有很大差距。

我也不能待在家里什么也不做吧。最起码的,不能懒了。就算没什么事情做,做一些基本的事情。

孤独的时候,我想到了读《红楼梦》,再想想其他说,能够契合这种寂寞凄凉细腻温柔的人生态度的可能不多了,在我看过的书里面,《浮生六记》算一本。

还有诗歌类的很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