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章 千年巨蚌(1 / 2)

却说铁蜈道人公冶黄,那日原打算将张雨凝擒回五毒派做自己的小妾,不料中途遇上采集碳屑的周紫琼,将张雨凝从手中夺走,没奈何,只好先回五毒派,再做计较。

公冶黄回到南疆后,发现众同门变得比平时勤快了许多,一个个都在那里用功修炼法术,正疑惑之际,忽接到掌门谕令,说下个月初八,要在青螺山与黄山派决战,叫他好生准备,但铁蜈道人自身法力并不高,他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那多年用人畜生血喂养的大蜈蚣。

但南疆五毒派附近一带的生灵,多半已被众同门拿来修炼邪功,或是祭了毒虫了,公冶黄的毒蜈蚣体型巨大,所需的血食也颇多,要想喂饱它,仍需下山寻找。

起初,公冶黄原打算在附近的川藏黔一带下手,但又一想,近处作案,难免遇上黄山派的对头阻挠,于是便带着大蜈蚣,驾起一阵妖风,向东来到东海之滨,选这偏远的地方下手。

话说东海之滨,有一座镇甸,此镇的一面背山,一面临海,全镇上的人,世代以捕鱼为业,故此名为兴渔镇。镇上有一人,名叫陶光潜,是一名落榜的秀才,平日里教授渔民的子女读书写字,好赚一些生计外快,以作来年赶考的川资。

有一日,众孩童下了学,陶光潜无事,独自闲步海滨,站在一片树林底下,迎着海面上吹来的和风,望见碧海无涯,金波粼粼,海滩上波涛澎湃,打到岩石上面,激起千寻浪花,飞舞而下,映着斜阳,金光闪耀。

陶光潜看了一会景致,想起自己屡试不第,枉费了多少年华,不禁百感交集,出起神来。正在望洋兴叹,忽听身后树林中一片喧哗,步履奔腾,欢呼而来,回头一看,原来是自己教的孩童,在海边玩耍嬉闹。

众孩童远远看见陶光潜,高呼:“先生!先生!”一边喊,一边往陶光潜这里跑来。离近了一看,陶光潜发现群儿手上各拿着几片蚌壳,蚌肉业已挖去,那些蚌壳大小不一,色彩甚是鲜明,便问:“你们要这蚌壳何用?”

有一个年长的孩子答道:“这几日蛤蚌也不知哪里来的,多得出奇。海滩上只要潮一退,遍地都是,拾也拾不完。我们见蚌壳好看,便将肉挖了,带回家去玩耍,各人已经攒了不少了。”

陶光潜闻言,见他手上正拿着一只大的,蚌壳虽被他掰开,但肉还未抠去,鲜血淋淋,尚在颤动,不禁起了恻隐之心,将众儿童唤在一起说道:“你们既读书,应知上天有好生之德,海中蚌蛤之类又不会害人,它们离水即死,从今以后,不可再去伤害。”

说罢,陶光潜忽然灵机一动,复对众孩童道:“从明天开始,我带大家玩一个新游戏,你们每天下学后,我便会在离海岸两三丈远处,设下几十根浮标,下面用木盘托住,一头系在海滩木桩上,标顶上有一绳圈。你们赶来海边,将这些蚌蛤,只要手能拿得起,打得出的,以年岁力气大小为远近,照打飞镖暗器之法,往浮标上的绳圈中打去,打得最远最准的,有奖。如果遇到那些体型过大的蚌,几个人合力将它抬回海里去,如何?”

众孩童玩心极重,本就渴望有大人领着一起玩耍,再一听陶光潜所说玩法又十分新鲜,人人兴奋不已,跃跃欲试。由此每当潮退之际,陶光潜便率领群儿前往海滩,以蚌为戏,照打飞镖暗器之法,将那些被潮水冲上岸来的蛤蚌,送入海里,遇到个头极小的,陶光潜便带领众孩童用扫帚将它们扫入海中。日子一久,众孩童便在陶光潜的带领下,既享受到了游戏的乐趣,也挽救了无数只蛤蚌的生命。

这一天,下了学,陶光潜还像往常一样来到海边,与众孩童一起去做放生之举,刚绕过海边树林,忽见十几个孩童跑过来说道:“先生,不得了了,岸边有一只巨大的蚌壳!特别特别大!快跟我们去看看吧!”

说罢,群儿拽着陶光潜的手,将他连拉带扯,带至海边,陶光潜一看,果见一只丈许大的蚌壳,厚有二三尺,五色俱全,绚丽夺目,甚是稀奇,那蚌壳微微张合,时露彩光。

这时,忽听身后有人说道:“这巨蚌腹内必有宝珠,何不将它剖开,取出一看?”陶光潜回头一望,原来是三个少年,为首的那一个,是兴渔镇镇长的儿子,名叫赵利。

陶光潜道:“这巨蚌定是百年以上之物,好容易长到这么大,杀了怪可惜的,不如还把它送回水里去吧!”

赵利道:“这蚌大得出奇,其腹内十九藏有稀世奇珍,我们并非是想伤它,只是揭开壳来看看有无,开开眼界,再送回海里也不迟。”说罢,便取来一把渔叉,走向蚌侧,陶光潜刚喊:“仔细!看伤了它。”那叉尖已经插入蚌壳合口之内,陶光潜以为那蚌轻重必定受伤,不料,猛听“哎呀”一声,一道白光闪过,只见赵利双手丢叉,跌倒在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