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分别(1 / 2)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上造吕亮,聪慧知理,贵而能持,深慰朕心,着即册封为九原县县尉,赐《六韬》,钦此。”

“臣遵旨。”县尉,主掌一方兵政,对吕亮来说可谓是空降了。但这这一县之地,也值得始皇帝亲自出手?

不过这《六韬》却是个好东西,又名太公兵法,相传是先秦典籍《太公》的兵法部分。有了它,自己在军事上的作为也就不会那么引起有心人的注意了。

“这六韬此前是文信侯吕不韦所藏,你也是吕家之人,希望你能发扬光大。”

“谢陛下。”吕亮高兴的接过赏赐之物。

就在交接之时,始皇帝身上的黑龙竟围着吕亮盘旋一圈,瞬间,吕亮通体舒泰,每个毛孔都在呼吸。

令吕亮更兴奋的是,人和灯亮了,光芒四射。

天时灯,“大哥,你终于醒了。”

人和灯,“嗯,这些天,你辛苦了。”

“不辛苦,大哥,就是这小子太磨叽了,要不然我们动手,把皇帝老儿的玉玺抢了,这样我们三兄弟就能团聚了。”

“不行!时机未到,不要小看了这方天地,单单玉玺不够,扰乱天机,主人更难降临了。”

“知道了知道了,要隐秘,让这小子做什么都以为是自己做的。”

“这就对了,以后你自己要小心行事。”

“大哥,你什么意思,你好不容易出来,怎么又要我一个人了?”

“无妨,先给他给他点甜头尝尝,也好让他干活有力气。”

“可也不用这么拼吧。”

“不必多说,别忘了我们的使命,早日迎接主人回归。”

而吕亮这边,突然觉得脑袋里好痒,感觉要长脑子了,“人和灯啊,久仰大名,有好东西否?”

“咳咳,自然有的,只是老夫年迈,许些时日熟悉。”

“好说好说。”吕亮心情大好,都穿越这么多天了,也不差这一天两天,这人和灯又是秦始皇充的值,威力肯定不同凡响。

两日之后,庄园门口。

“长公主,就此别过。”吕亮早早出门,没想到秦颖却在大门处等候。

“公子送我两笔交易,我也有两物送与公子。”说完递给吕亮一个紫檀玉匣。

玉匣上玄鸟龙龟交相呼应,纹路细致入微,可想此中玉件绝非凡品。

“长公主这是何意?”看到里面是个玉佩,吕亮心中泛起嘀咕。虽说对自己的相貌很自信,但这长公主显然不是以貌取人的主。

“信物。”看到吕亮吃惊的表情后,秦颖轻轻拿起匣中的玉佩,交给吕亮手中,“生意上的信物,还请公子收下。”

“多谢长公主,在下就不客气了。”这女人就是心细,这生意上也确需要个凭证,吕亮双手接过。

玉佩入手,细腻顺滑,心神安泰。

两人约定生意上的往来之后,就分别了。

路上,吕亮在马背上弯弓搭箭,好生欢喜。一把制式大弓就颇耗时间精力,更别说是手中这把名弓。

这把弓也是秦颖送的,名曰“大屈”,相传是楚灵王之物,被扶苏所得后,赠与长公主。

一把普通的制式弓都要取6材,干、角、筋、胶、丝和漆,巧者合之。

工序也要在不同的季节里完成,来保证弓的质量。

在第一年的冬天,将弓干削制成型;春天分割牛角成大小合适的块,夏天成筋,酒蒸、捶打、拧紧、手撕、使之不再收缩成细条;秋天在弓干外侧粘贴筋丝,在弓干内侧贴上角。

第二年的冬天把丝精细地缠绕在弓节上,到极寒之时刷漆,防潮防蛀。

第三年的春天被弦,方能制成一把良弓。

而选材上,也颇为讲究,柘木为上,牛角要青白而丰末,胶色深而干燥,筋精细且长,漆要清澈见底,丝要光泽鲜明。

这样做出的精良之弓,战国时,也是诸侯炫耀的底气。

只是为什么要送给自己,算了,想不通就不想了,自己身边还有个孟姬呢,还有可能是个眼线呢,到时候自会有答案。

咸阳回望旋涡深,北上千里夺功名。

吕亮最后回望一眼,出发了,该说的都说了,该做的也做了,现在就等着事情演变吧。

两人六马,速度很快,但却没有料想中的潇洒,没有马镫,双脚无处着力,只好紧紧抓着缰绳,辅助屁股稳住身形,好不劳累。

竟然马镫都没有。

吕亮嘴上吐槽,但心中却十分矛盾。

马镫威力巨大,但却不想匆忙将马镫造出来,一是刚刚休养生息,大规模制造,国力肯定撑不住。而且马镫并不复杂,极易被仿制出来。

二是在始皇帝巡游之前,不愿再过多的干预,吕亮只想默默的积蓄力量,以待来时。

一路下来,吕亮发现自己体力竟然比不上孟姬,自己都快蹾吐了,她却像没事人一样。

让吕亮好生感慨。

说起来始皇帝这次封的着实远,九原郡的最西边,在汉代叫做朔方郡。

虽然位置偏僻,但落在游牧和农耕的分界线上,货真价实的战略要冲。

自古以来,游牧进攻的三条路线就是河西走廊、河套地区和东边的燕云十六州。

而吕亮此次前往的地方就是后套地区,位于黄河几字的左上角,北靠的阴山山脉,西临贺兰山山脉。

阴山就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阴山。

而贺兰山山脉南边的乌鞘岭,就是河西走廊的起点。离这次北边的驻地有点远,就不提了。

两人顺着直道星夜兼程,没想到刚到九原地界,人和灯突然冲天而起!

“怎么回事?!”吕亮又惊又喜,要来了么,可是怎么不听自己指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