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推敲琢磨21(1 / 2)

淅沥沥的小雨打湿了龙祝城的空气,一股子冲鼻的土腥味夹杂着那抹空气中淡淡的寂寥,争先恐后的钻进人的鼻孔。

刚过花灯会的龙祝城本该一片祥和开泰之景,此时此刻却都是一片静默肃杀的气息。

“太守之子不幸遇刺…..”

李千打量着满地的黄灵宝和白纸钱,他撑着油纸伞,站在淅沥沥的小雨里,扭头看向旁边的陈元庆:“我说….有必要把假死做的这么真吗?”

二人站在巨大灵棚外,本来清净的陈家府此时是院门大开,两行白家班底游荡在院门的周围,吹拉弹奏一应俱全,两块灵牌摆在正大门的中央,让来来往往的路人看了个仔仔细细。

前头第一张灵牌,是陈元庆,

右后方,则是一位叫“张石”的中年男人。

而在这灵堂之前,还有一群白事班子,是以一个吹着唢呐的小老头为首的一群人,他们敲锣打鼓唱着死人乐,但联想到他们所祭奠的人却正站在他们对面。

就有一种莫名的荒诞诙谐之感。

他们大概也不会想到,他们的服务对象,居然真有一天能享受到他们的服务。

“应该是有的。”陈元庆点了点头:“这么做至少能避免对方接二连三继续的追杀,至少也能让我们同处于暗处尽可能的避免麻烦。”

“还有十日,混元宗的方舟便会来到龙祝城。”

“只要在那之前,我们能揪出对方城内剩余的小鬼,便算是大功告成。纵使不成这十日我们也该是安然无恙,不必活的提心吊胆。”

李千若有所思的摸了摸下巴,看向那诸多哀悼者中一位神情悲伤恍惚的男人,对方身着还未脱下的官服,略显凌乱的衣着不难看出,这男人应该是匆匆的便从官府赶过来的。

而在其身后,还有一排排阵列开来的士卒,以及其他蓝红相间官服的小官员。

一看就不是什么小官。

“那是你的父亲么?”李千又指了指那一位看起来非富即贵的男人,有些好奇的问道。

“是的。”陈元庆点了点头。

“你连他也没告诉?”

“……”陈元庆摸了摸鼻子:“是的。此事除了你我,和我传音至师门的讯息,便再无其他人知道。”

“看得出,你挺有决心的。”李千略有感慨的拍了拍对方的肩膀,经过一晚上的修养,陈元庆倒也不再像昨晚刚刚脱险那般虚弱,一拍就倒。

“不过这假死,不会有其他负面的影响吗?”李千问道:“比如说,你父亲的仕途又或是其他方方面面的事情。”

“十日的时间,假死便结束了。”陈元庆缓缓摇了摇头:“我都做了安排,有师门分部在那青燕国都城内候着,我死亡的消息不会传到皇宫里头的。”

李千说的话的确不假,陈家能走到今天这一步,

所依赖的还是陈元庆自身的天赋和实力,倘若失去了这只尚且年幼的常青树,一瞬间朝堂上便会以不知多少贪婪的目光看向他们陈家。

陈元庆,自然也想到了这一层。

“对不起,是我低估了你的智慧。”李千耸了耸肩,他早该想到陈元庆做事这方面的完美程度。

这次生死的事件,倒是极大的拉近了两人间的关系。

让本来表面客客气气的酒友身份,再往更深的地方迈了一步。

但这是第一次,

面对李千的搭话,陈元庆没有做出任何的反应,而是看着那院门前的两个灵牌有些愣愣的出神。

李千顺着对方目光看去,在看到那块灵牌时不由得叹了口气。

不出意外的话,这个叫“张石”的灵牌主人,便是那位一直为陈家鞍前马后的中年管家吧。

看来这个世界还是一如既往的操蛋,四万八千年的时间过去了人的性命还是那么容易就会被剥夺。

不过或许是接触时间太短的缘故,他对这个男人的死亡并没有太大的感触,顶多就是有一种因为这份秋雨时节而兴起的淡淡的凄凉感。

“其实….我本来是不会有机会反应过来的….”陈元庆低声呢喃道。

“什么?”李千抬眼望向陈元庆。

“当时我忽然从梦中醒酒,便是感受到了冥冥之中好像有人在喊我的名字。”陈元庆声音颇有些低沉,他缓缓说道:“不出意外的话,便应该是张叔最后的那缕执念。”

“如若不是那道声音,我怕已经在睡梦饮酒中被影魔所吞噬了。”

“…..”

李千默然,他实在不太擅长去安慰人,只能拍了拍对方的肩膀,讲话题挪开:“这邪门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又会找上了你。”

陈元庆的眼睛深深的看着那块张叔灵牌,缓缓道:

“这九重天,每一重都有邪门的存在,他们以颠覆所有现存的秩序为乐,通过炼化修士甚至是普通人的灵魂肉体为增强的手段,以献祭出卖自己的灵魂作为提升的方式。”

”也正因如此,所有正派修士恨不得将其得而诛之。”

“而在修仙之前,这九重天的“长生界”,乃至六重天的“天机界”,都有一个巨大统一的邪门组织为背景基础,他们自称为“百魔林”。”

“他们以猎杀每一重天的飞升者或强者为目标,开辟出了只属于他们的九条邪路。”

“影门,便是其中一路。”

听着陈元庆的解释,李千思绪有些散发开来。

看来,这打仙力出现于世间,人们所拥有的力量也愈发的多姿多彩了起来。

无论是他自己化身火元素的能力,抑或是这种操纵影子的力量,都是在他那个时代可望而不可及的存在,唯有仙神古籍画本中才可出现的能力。

“那位太子呢?”

李千看着眼前诸多身影,却未曾见到那象征着天家颜面的尊容。

毕竟按理来说,最乐意见到陈元庆死讯的,

便应该是这位心眼不大且格局颇小的太子殿下吧。

虽然消息传不出龙祝城,但此时城内关于昨晚的那般巨大的爆炸声,以及那番战斗的场景,确实传的满城风雨,一时间整座城池都有点风雨飘渺的感觉在里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