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儒法之争,二圣临朝(大结局5K大章)(1 / 2)

  陈国主又一次递来了称臣的国书,萧蛮也还是照着先帝的章程处理:暂押不发。

  不过萧蛮给了理由:“旧年未过,朕又岂能轻易更改先帝旧令?此事不急。”

  先帝有个什么旧令?先帝不也是暂押未发吗?

  但又能怎么样呢?你是大佬,你说了算。

  权威,就是这样一点点建立起来的。

  一次说了算,渐渐地,便次次说了算。

  魏国朝堂,以一种从未有过的清明姿态,度过严冬,渐渐地,果然迎来了春暖花开。

  春天到了,萧蛮在春祭时登坛告天,改元熹和。

  这个听起来温柔又阳光的年号仿佛带着一种格外的亲切气质,使得凝肃了一整个冬天的魏国朝堂都渐渐活泼起来。

  新皇并不是个蛮不讲理的阎罗王,有些话该说也还是可以说的嘛。

  有心人蠢蠢欲动,于是开始有臣子在朝堂上提出立后之事。

  立后,这不仅是家事,更是国事。

  再说了,陛下二十出头,年纪正好,他也不可能不想媳妇!

  陛下年轻不好意思自己提,咱们这些做臣子的,不就是要想陛下之所想,忧陛下啊之所忧,帮陛下娶个媳妇么?

  没有谁能料想到,这一提,新皇的反应居然是勃然大怒:“先帝尸骨未寒,朕身为人子,因国事故,不能结庐守坟,素衣淡食,已是大愧。尔等居然叫朕只顾私情,忘却旧憾,如此行径,与狼豸何异?”

  众臣:……

  说实话新皇一发怒,大家都还是有点怕的。

  虽然觉得新皇说话太夸张,真不至于这样,但是谁又敢反驳?难道还真要撺掇陛下不孝?

  立后的事情就这么毫无波澜地过去了,众臣与新皇之间连个拉锯都没有,大家便都乖乖躺平,不敢再多言。

  得了,陛下要守孝,那就守吧。

  左右陛下还年轻,他就是守个三年,那也是青春正盛。守完三年,他总不可能还不想媳妇吧?

  到那时候,大家再各显神通,为家族争一把后位也不迟!

  现如今,还有更重要的问题摆在魏国君臣面前。

  第一就是关于齐国旧地的治理,那么大一片江山打下来,总不能就这么放着不管吧?

  财富和资源要收割,人员和管理要到位,驻军要派,还有难民要安置!

  齐国如今已归入魏国版图,那么齐国的百姓就是魏国百姓,人口也是资源的一种,人口甚至就在利益分配的环节当中!

  这里头,斗争空间其实非常之大,倘或是换一个稍微软弱些的皇帝,光是这偌大一片疆土的利益分配,就足够被百官士族闹得焦头烂额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