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突如其来的变故(2 / 2)

  然后,他将诗稿放到一边。

  围观者中,不免又有人议论:“卢公子当真是好风度,这样的诗他也念完,还给人留面子,不说出人家的名字。也不知道写这首诗的是谁,他羞不羞?”

  程灵默默听着,将一切观察在心。

  这时,卢公子又拿起了一张诗稿,然后他露出一声轻咦。

  “僻巷邻家少,茅檐喜并居。蒸梨常共灶,浇薤亦同渠。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虽然在城市,还得似樵渔。”

  一诗念完,后方的伍先生忽然就道出一声:“好诗!”

  不单单是伍先生道了一声好诗,就在伍先生脱口而出一声赞后,他旁边的另外几名先生竟也都纷纷点头,说道“好诗”。

  第180章 突如其来的变故

  什么样的诗才算得上是好诗呢?

  遵循格律只是基本,传情达意算是升华。

  但要是能够雅俗共赏,既朗朗上口,又具备一定的志趣,那就算得上是佳作了。

  得到伍先生一句“好诗”,写诗之人当即站出来,垂着手站在人前,面露激动之色。

  只见此人看起来十八九岁的年纪,生得中等个子,一身赭石色的布衣浆洗得干干净净。袖口有些磨边,手上有茧子,瞧来竟是个贫寒出身。

  这幅形象,与他诗中所说的“茅檐喜并居”,倒是十分吻合。

  伍先生注视此人,面露欣赏,和声问他:“今日试题,本为咏志。你这首诗写得的确不错,但却不知诗眼在何处?何谓咏志?”

  年轻人的名字刚才已经被卢公子念出来了,他家在雍州城西,名字叫于樵。

  于樵被伍先生提问,连忙回答道:“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回先生话,学生之志向,不敢远大,唯愿夜夜可以点灯读书,便算是得天之幸,欢欣无比了!”

  这个愿望既卑微又赤诚,伍先生顿时动容。

  他道:“我为官学博士,每年可举荐三名学生,以孝廉入官学。你过来,明日随我入书院。”

  所以,这是于樵被伍先生看中,并举荐入官学的意思?

  人群顿时哗然,登天之阶,这就是底层读书人的登天之阶啊!就这么,被这个于樵一脚跨了上去?

  摘星楼前,果然从来不缺传奇!

  气氛越发热烈起来,议论声久久不绝,人们或许对于樵充满欣羡,但更多的热切目光还是投射在卢公子身上。<hr>

Tips: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span>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女强文 种田文 女扮男装&nbsp;&nbs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