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贾府篇 三妹妹(1 / 2)

黛玉与林逵闲聊一会,便又睡下了。

第二日

贾宝玉随着王熙凤去宁国府去了。

黛玉觉得身上好了些,便答应林逵一齐去园子里玩。

两姐妹刚走出屋,只见探春迎面走进来。

“我正要去闹你们,可巧你们出来,我却失算了。”探春笑道。

“姐姐怎得这会来了,快进来坐。”黛玉忙将探春迎进屋里。

“我今儿来,是特特为两位姑娘捎了东西的,却不请我喝口好茶?”探春笑道。

“好不害臊,亏得还是个知书达礼的姑娘呢,一进来就讨茶喝。”黛玉笑着,唤紫娟来道:“前儿新得的龙井,给三姑娘沏一壶去。”

“多谢。”探春笑道:“喝了你这么贵重的茶,我却得拿出些压箱底的好东西来赠你们,才不负你们待我之情意。”

探春挥手,入画转而出去,领进一个捧着锦盒的小丫鬟来。

“这些物件却也花不得几个钱,但贵在难得。”探春笑道:“你们不嫌弃就好了。”

说着,探春打开盒子,从里头拿出了一个十分精巧别致的花篮。

“这小花篮,你们瞧着怎么样?”探春笑问道。

“极好。这配色是极为清雅的。瞧着上头这花儿还鲜艳,应是今年新得的花儿做的?”黛玉道。

“我虽然不懂这些,但这篮子好看是好看的。”林逵诚恳道。

“只是好看么?”探春笑道:“你们却都没看出,这上头是假花么?”

“这么个纹路,这么个颜色,说是假花我却不信,哪处能寻得这么逼真的假花儿呢?”黛玉摇摇头道。

“你不信,便拿手摸摸上头的花瓣儿,就知道是真花儿假花儿了。”

黛玉疑惑,接过了探春手上的花篮,摸着果然不是花,倒像是缎子的质感。

“却是好做工,你若不说,我还真看不出来是假的。”黛玉笑道。

“这用的是国外的料子,国内的能工巧匠做的。”探春笑道:“我因同孟家女玩得好些,她家兄外出经商带回来的稀奇玩意她也送我些。”

“这样却好。见了这外头特有的人物件,便也同出去走了一遭一样呢。”林逵道。

“逵儿说的有理。”探春笑道:“这篮子不俗,且送给颦儿闲着的时候赏玩。我却另有东西给逵儿。”

只见探春从锦盒里拿出一个样子奇特的挂坠来。

“这是?”林逵惊讶道。

“虎骨做成的东西。”探春道:“虽只这么一小片,却也是难得的东西了。这物件我得了后就一直自己收着,从未与他人提起过,今儿还是让这东西拿出来见天日呢。”

林逵受宠若惊:“姐姐怎么送我这个?”

“虎骨这东西,说起来也唬人,我本不该拿这东西给逵儿,但我那些玩意妹妹大概不喜欢,唯有这个或许得妹妹的心意,便拿来了。”

“那日,你救了那丫鬟一命,却也是实实在在地救了我。姨娘做事不知高低,险些闹出大事来,多亏了妹妹拉住那丫头,不然……”

说着,探春脸上不禁落下泪水来。

“都是姐妹,何必如此。”林逵忙拉住探春道。

探春用手抹了抹泪,笑道:“虽说如此,确实是妹妹救了我。”

“我看着那虎骨,便想起武松打虎的典故来。逵儿妹妹身上的英雄气概,我看来并不亚于武松,我自己收着这虎骨,也是白瞎了好东西,不如给妹妹,还算是配得了英雄。”

“妹妹得了这虎骨,却也不可太过招摇,只管把它用心藏起来,没人时拿出来把玩也就罢了。尽量别让他人看见,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来。”

说着,探春将虎骨朝林逵递了过去。

林逵忙起身接过谢了。

黛玉一开始见到虎骨,十分惊讶,后来知道探春并无他心时,便也放下心来,打趣道:“你怎么还藏有这东西?我却看不出,三姐姐胆子竟有这么大。”

“虎骨听上去唬人,也不过是个带的东西罢了。我瞧着喜欢,也就留下了。”探春笑道:“逵儿,快去哄哄你姐姐罢,你姐姐得不到虎骨,这会气的拿话趣我呢。”

“我才说了一句,你便了不得了。”黛玉笑着上去抓探春:“今儿要不给你个教训,我便不姓林!”

“好一个刁钻的颦儿!”探春一边笑着躲开,一边道:“罢了罢了,我不说了就是了。”

“这屋里好生热闹。”

探春同黛玉一齐抬头,竟是宝钗来了。

“你们三个自己在一处玩儿,却忘了我。亏得我还特特来找你们。”宝钗笑道。

“宝姐姐。”黛玉忙起身让座。

“宝姐姐怎么来了?”林逵道。

“我来问老太太好,顺道来瞧瞧你们。”宝钗笑着对探春道:“不想你也在这,这却巧了,倒省的我再多跑一趟。”

“我这地儿第一次这么热闹。”黛玉笑道。

“颦儿却说错了,有个成日无事忙的人在这儿,这儿怎么会冷清了呢?”宝钗捂嘴笑道。

黛玉知道宝钗说的无事忙就是宝玉了,不禁红了脸道:“宝姐姐总这样,一见面总说些不正经的话,实在是让人敬重不得。”

“颦儿却恼了,是我乱说话了。”宝钗笑道。

“我姐姐并没生气。”林逵忙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