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崇新门之变27(2 / 2)

“诸葛兄说的在理,虽然我是个文人,但是我还是会一点点武术的。”苏轼站起身来,自信的说着。

诸葛逸少听到这话有点发愣,随后凑到苏轼的耳朵,小声询问:“子瞻啊!你什么时候会武术,我怎么不知道?”

“我好歹上辈子也当过一段时间的团练副使不是?稍微练了一些箭法。”苏轼见诸葛逸少质疑自己,心中多少有点不服气,难道在后人眼里,他只是个词人吗?

“有你们这么说我就放心了!说实话这偌大的朝廷我都不知道该相信谁了?但我相信你们一定是值得信任的。”

项诗诗也不问诸葛逸少和苏轼在说什么悄悄话,当听到他俩愿意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心中不免有些感动,换做普通的大臣,只会逞口舌之利,关键时刻一点也靠不上。

二人告别公主后,又悄悄回到了府内,同时将此事秘密告诉了诸葛怀义。

第二天,迎接大会如期进行,众大臣和皇帝也想好了如何夸赞池太师。

不久,远处尘土飞扬,鼓声震天,旌旗蔽空,一大队人马,急速向崇新门冲来。

尘土之中,只见一少年将军手持长枪冲于大军之前,其身后一将军手持长剑紧随其后,同行的还有四万大军。

赵质见池不惑已先行一步,于是也紧随其后,他的任务就是,控制京城十八门。不能放走了项子虔、项诗诗。至于池询,今天早上,在来的路上,被两个太监从背后用布袋套住,乱棍打晕,丢进了太仆寺的猪圈里。

(注:这个时空里,先代楚王将饲养家禽、牲畜、马匹全划给了太仆寺)

“子瞻,我感觉大事不妙。”诸葛逸少见远处尘土飞扬,喊杀声四起,瞬间吓傻,这哪是凯旋大军,这分明是攻城大军。

这时,苏轼也发现了不对劲,诸葛逸少随即继续解释:“

第一,你有没有发现池询没来迎接。

第二,这支部队的身后似乎还有一支部队。

第三,带头领兵的好像是池不惑和池不疑,池太师却不在。

第四,这支兵马离天子这么近,却没有减速的意思。”

苏轼瞬间醒悟,并托下人将这件事告诉了同样埋伏在人群中的周宪。周宪立刻派了个死士,将情况告知了项子虔。得知消息的项子虔马上做起了准备,并将暗卫集中在了他附近,随时掩护撤退。

“大哥你看,这老太监真的没有骗我们,那皇帝果然死了,现在的皇帝真是项子虔。”池不疑一边骑着马,一边对池不惑说着,他渐渐开始相信了宦官。

“还真是?不过为什么不见父亲大人?”池不惑仔细地向前方扫视,但是无论怎么看,就是没有看见父亲半个影子。

“莫非?父亲和爷爷一样,也被这狗皇帝赐死了。”

池不疑听到兄长的话后大惊失色,没想到这个皇帝如此狠心,竟然要将池家赶紧杀绝。

只听远处传来一声怒吼:

“全军听令,直奔皇帝,得项子虔首级者,赏金千两,封万户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