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池询的疑问,项诗诗诈死。17(1 / 2)

“老夫总算是出来了,你们知道我这几天是怎么过的吗?到底是哪个兔崽子把我套里面了?”池询满脸污秽,恶臭盈天,他一时间也没注意这是朝堂,便一直口吐芬芳,而朝堂中的官员更是一句话也不敢说。

“爹!你还活着!”池不惑说完立刻冲上去紧紧抱住池询,他以为爹爹早就已经死了。池不疑见状也拥了过来。

“小兔崽子,你还咒我死,我打死你!”池询直接一个巴掌打在了池不惑脸上,但是池不惑丝毫没有生气。

“来人,将太上皇带下去好好沐浴一番,同时通知尚食局立刻起火做饭。”池不惑不忍老爹这幅惨状,于是赶紧让宫女将他来了下去。

“什么?太上皇?”池询见状瞬间清醒了过来,他仔细看了看眼前穿龙袍的人,不是项子虔,而是自己的长子。

“惑儿,你怎么能穿龙袍呢!这是大逆不道啊!”池询瞬间不淡定了,开始为自己的儿子担心起来。他显然还不知道,他被丢到猪圈这几天发生了什么。

“爹,你先去沐浴更衣,等你吃完饭我再和你说。”只见池不惑双手一挥,池询就被直接架了下去。

“陛下!老奴罪该万死,太上皇被丢到猪圈,全是之前那群太监所为,而那些太监已经被你杀了。”赵质担心池不惑会彻查此事,便提前如实禀告,好减轻罪行。

“算了!念在你主动交代了事情的始末,朕就不责罚你了!那些地方布政使什么时候能到京城!”池不惑冷眼一瞪,而后背对着赵质询问相关事项。

“谢陛下宽恕!谢陛下!那些地方布政使,明日应该是能到了。”赵质哆哆嗦嗦的回答着,显然刚刚的眼神,让他产生了恐惧。

“礼部尚书、吏部尚书,这些地方布政使就交给你们安排了,可能做到?”

“臣等必定妥善安排。”礼、吏两部尚书齐声回应,在池不惑的授意下提前下朝去准备了。

“徐吟风、杨宪,朕交给你们一个任务。你二人共领兵四万,临时管控南京府和镇江府,征调所有渔船,禁止一切船只往来,阻断项诗诗北上的路!”

“末将/臣,遵旨。”杨宪与徐吟风共同接下旨意,随即就立刻出发了。

“杨明昊、叶明察,你二人也领兵4万,临时掌控池州府和太平府,我料定项诗诗见北去之路被截断,一定会向西前往武昌府投奔鄂王。你们的任务,就是半路截杀他们。也是征调所有渔船,禁止一切船只往来”

“末将/臣,遵旨。”杨明昊与叶明察共同接下旨意,一刻也不敢耽误,马上出发了。

下朝后,来俊臣私下找到池不惑,然后问道:

“陛下让杨宪与徐吟风同行,是想让杨宪监视他吗?”来俊臣似乎看出了池不惑的用意,便私下询问,顺便交代一些事情。

“没错,徐吟风这人志向奇特,他所爱者乃天下,不是一家一姓之王朝。他能力是有的,我不忍加害,所以就一直用着。至于杨明昊和叶明察,他们是老搭档了,更何况杨明昊是叶明察提拔的,在生死关头都没有弃我而去,我放心。来卿,你找朕,恐怕不仅仅是件事吧!”

池不惑一边解释着,一边等待着来俊臣献上剪除前朝余党的方案,眼前这个大臣对池不惑来说简直不要太好用。

“不满陛下,臣写了一本书,名叫《罗织经》,里面有各种构陷的方法。陛下若是对那些前朝余党下不去手,或者没有证据,尽管交给我便是。陛下想给谁定罪,我就能给谁定罪,而且让他不敢喊冤”

只见来俊臣恭恭敬敬的献上那本书,同时又一脸阴险的看着池不惑。池不惑随机翻看了几页,不知不觉中冷汗直流。眼前这个大臣的可怕已经超出了他的认知,手段之阴狠,远胜他这个皇帝。

“我有些乏了,你先退下吧!”池不惑借口身体不适,就让来俊臣先行离开了,这本书重新刷新了池不惑的认知。

德清县莫干山,酉时末。

“戴鹤轩,我这里有个极其重要的任务,你可做得到?”张煌言神情凝重的看着戴鹤轩,因为这个任务十分艰巨,关系着总体战略的成败。

“苍水先生尽管开口,我一定竭尽全力,不辱使命。”戴鹤轩忽然发现公主用希望的眼神看着自己,就立刻应允了下来。

“这里有二份手书写于布帛之上。一份是公主殿下的,一份是我的。你带10个随从,去附近的集市多购置一些布匹,伴成布匹商人,先我们一步出发前往松江府,而后租赁一条船,从松江府一路北上,经过扬州府、淮安府。在淮安府下船后,你就火速前往宿迁,将公主殿下与我的手书亲自交给国丈大人。他看完手书会告诉你怎么办的。”

“末将领命。”戴鹤轩说完正要离开,却被张煌言拦住了,似乎还有什么事情没交代完。

“子瞻啊!我素质你的才名,堪称一代词宗,这里有个任务你敢不敢接,一着不慎有可能命丧黄泉。”张煌言有些担忧,因为这个任务也在计划之中,如果这个任务失败,那么整个计划的成功率起码会下降三成。

“请苍水先生明示吧!”苏轼并没有恐惧,为了理想即使牺牲一次又有何妨,更何况已经是死过一次的人。因为在他前世的词作中也抒发过强烈的报国意向,“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还请子瞻出使钱家叛军,让他们出兵,兵分两路同时进攻徐州府和淮安府。一旦牵制成功,大事可期。南边的朝廷一定会出兵戍边,这样的话,国丈就能借机脱身,同时还能抽走长江沿线不少兵力,为我们后续的战法提供可能。你可先想办法说服服司马宣礼。”

“是,我这就出发。”苏轼听完张煌言的计划,也准备要走,但是张煌言不让。

“先生这是为何?”戴鹤轩一脸疑惑,明明苏轼的任务也交代完了,却还是不让走。

“前半段路程,你们互相有个照应。戴鹤轩从海州下船,而小苏学士从日照下船。具体事宜,皆在布帛之上,你们依计而行即可。”

张煌言最后交代完事项,才肯放心让他们离去。望着两人离去的背影,张煌言随即开始了下一步的谋划。

“先生,我们应当怎么办?”项诗诗开始询问,她对戴鹤轩和苏轼的离去充满了担忧,她如今唯一能做到的就是祈祷事情不要败露,但愿苍水先生的判断是对的。

“唐世曜、韩经,你们给公主殿下留50人,剩余都扮成难民,分批次前往松江府,这些地方官府一定会互相推诿责任,将你们赶来赶去。这正是我们可以利用的一点,现在新皇登基,正是升贬官吏之时,谁都不想自己的治下出现难民,因为政绩不好看,会影响升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