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地星(1 / 2)

3月22日,下午1∶00。

距离拍卖会还剩23个小时。

穹宇城。

这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战争主城的居民本就是预备军,昨晚的战斗并不能造成太大的动荡。

俞金号内。

俞皓平铺开一张巨大的地图,这正是整个地星的平面图。

即使是历经了三次纪元破灭其实都没有对地貌造成太大的改变。

而就在第四纪元初期,地盟高层借助时代更迭所产生的动荡对整颗星球的地貌进行了大规模整改。

以一块整体地势较好的大陆为中心,动用无尽光能引擎拖拽其余大陆与中心大陆汇聚。

俞皓曾经查找过俞氏内部的记载,据说之所以那么做是因为地盟高层在寻找某种物品。

似乎要不断向下,并且范围很广,而当时如此大规模的行动最方便快捷的便是武器轰炸。

第四纪元初期的科技水平想摧毁一颗星球并不困难,甚至可以说是很简单。

但这种挖洞的手段却有些落后,所以只能使用武器。

当时其实已经做好了星球崩溃的准备,因为要寻找的物品似乎也不简单。

为了保护人类在地星上最后一块生存的地方,地盟高层提前将大陆重新组合拼接到了一起。

利用无尽光能引擎直接将大陆所连接的那整块地壳直接一起拉走。

那么大的动荡伤亡人数可想而知,可那是在纪元新生时期,并没有人在意。

组合完成后的这座中心超级大陆大概占地星表面积的百分之二十左右。

后续的发展俞氏便没有记载了,俞皓猜测可能是被抹除了,或者根本没有记载。

不过那些不重要的内容还是可以找到的。

中心超级大陆完成后大约又过了数十年,这时中心超级大陆上已经出现了第四纪元的新生势力。

消息也开始流通,地盟高层不知因何放弃了寻找,撤走了大量军队。

随后各大势力大本营全部进入地星,驻扎在超级大陆之上,七大战争主城镇守大陆边缘。

其实从这一点就能看出其他的事情,地盟高层如果真的什么都没有找到,那又为何派各大势力大本营驻扎在地星,为何会出现战争主城镇守地星。

这座超级大陆也还有许多缺陷。

光是解决气候差异和日照时间就花了很多年。

拉过来的大陆气候各不相同,热带沙漠、极地冰原、热带雨林等等,而且都靠得太近了,还得考虑降水量。

于是地盟高层先是尝试重新组合这块超级大陆,这块超级大陆内部也是有河流的。

地盟高层重新排列,用了比原本地星大陆分列还完美的排序将大陆重组。

将这块超级大陆打造成一个小型的地星,不过结果却有些不尽人意。

效果并没有令地盟高层满意,还会时不时产生海啸、火山等自然灾害。

日照时间也有些问题。

到最后地盟高层干脆放弃了大自然的自然发展,本来也不需要那么麻烦,只是想让一切更接近原生态一些。

时间足够是可以恢复原本的自然规律的,不够高层们不愿意等。

很快,地盟开始运转起来。

在改造大陆时,他们已经利用游艇运走了所有居民。

其实那时大部分的人类都生活在地星之外,没办法,人口太多了。

地盟也没有太大的限制,想去星空也并不是太困难。

纪元破灭虽说人口锐减,不过各地都有一些,地星上自然也不例外。

地盟高层对民众还是比较看重的,只要有机会都会尽可能保护一切能保护的人。

在确保没有人之后,地盟高层先是对大陆的形状进行了改变,将它打造成了一颗类似圆形的大陆。

那些多出来的部分全部轰碎,缺少的部分便填海造陆,这块圆形大陆大概占地星表面积的百分之二十五左右。

圆形大陆上的布局也已经完成。

大陆将近百分之五十的地区都被改造成了平原,百分之三十则是山区。

平原和山区相辅相成,工业农业的发展,生产的建设都不会出现问题。

平原在正中,山区在东方。西方为荒漠,南方为戈壁,北方是一片冰原。

剩下百分之二十便是荒漠、戈壁和冰原,这么大的改变所产生的连锁反应是相当大的。

不过地盟高层既然这么做了,那就会有准备。

气候调节器、人工降雨等等后续计划都会实施……

但人力毕竟有限,这只是一时的,自然之伟力终究会将一切拉回正轨,平衡、循环才是重中之重。

俞皓手指地图中超级大陆西方的位置,那里正是穹宇城所在。

他先是将洛万月所说的告诉了二人,想听听他们的建议。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