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好男人[快穿]_分节阅读_第163节(2 / 2)

  林拥军倒吸一口凉气,却忘了嘴上叼着的土烟卷儿,热辣呛人的烟气吸到肺里,呛得他咳嗽连连,只能点着头,表示对方没找错人。

  看到蒋毓成,林拥军的心都凉了,无它,只因为眼前的青年模样太出挑了。

  身板好,浓眉大眼,一副长辈和小姑娘都喜欢的长相,比之前惹得村里小姑娘争风吃醋的翟知青还要气派,可想而知,等他把人带回村后,又会惹来多少春心萌动的丫头片子。

  五个知青,拢共就分到一个男知青,还是个隐藏的“祸头”,林拥军忍不住怀疑自己的手气,今年过年的时候,是不是应该偷偷摸摸给祖宗烧点纸了。

  “蒋知青你好,我是林家沟的林玲,咱们村的风气好,你要是遇到了什么问题,可以找我叔,要是有什么不懂的,也可以找我和村里其他的年轻人,大家都很高兴给你们答疑解惑。”

  一阵清脆的女生突然从身边冒出来。

  说话的姑娘扎着两个麻花辫,只是扎法似乎与时下常见的麻花辫有所不同,更精致,也有点说不上来的时髦。

  她的五官很秀气,皮肤不如城里姑娘白皙,但透着一股勃勃生机,又因为她一直挂着的热情笑靥,衬着脸颊上零星几颗雀斑都有些鲜活。

  “叔,我来城里帮我妈买点针头线脑,知道今天你们要来接知青,回去的时候,你就捎我一程呗。”

  也没等蒋毓成回复,她又自然地转过头,语气热络地跟大队长搭话。

  叔?

  眼前的姑娘难道和大队长还是亲戚关系?

  蒋毓成不动声色地观察着眼前的少女,对方的表现不卑不亢,落落大方,没想到,在乡下还有这样的姑娘。

  林拥军的想法和蒋毓成截然不同,看到突然冒出来的林玲,他咳嗽的动作都顿了顿。

  林家这丫头怎么出现在这儿?还和新来的知青打起了交到。

  之前林玲就因为翟知青和其他小姑娘争风吃醋闹出过不少笑话,后来落水生了场大病,好不容易才消停下来。

  现在闹这出,是看上了新来的知青?

  林拥军一阵头疼,真想问问林老二是怎么教闺女的,对比林老大家的满丫头,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可能是亲疏有别,虽然知道蒋毓成无辜,可这会儿林拥军还是不可控制的降低了对他的感官,在他身上烙下“麻烦”这个标记。

  没一会儿,剩下的四个女知青也陆陆续续集合,无一例外,在看到蒋毓成时,几个小姑娘的脸上都带上一抹红晕。

  上阳村的知青还没集齐,林拥军和宋勇年打了声招呼,就驾着骡车走了。

  一路上,林玲热情地为他们讲解着林家沟的情况,以及住在知青院的那些老知青们,重点讲述的对象当然是气质斐然的蒋毓成。

  她不知道,自己用了多大的毅力才控制住激动的情绪。

  上辈子,她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认准了翟文这个抛妻弃子的负心汉,却错过了蒋毓成这个未来的大富豪。

  明明是上一辈定下的婚约,她和林满都是林家的闺女,凭什么林满这个克父克母的丧门星最后舒舒服服成为了婚约的履行者,当起了富家太太,后来她和爸妈求上门的时候,还被林满无情的赶了出来。

  那种没良心的女人,凭什么拥有这样的人生。

  好在上天还是眷顾她的,给了她一次重来的机会。

  看着眼前俊朗的青年,林玲心中发誓,这一次,她绝对不会将这段姻缘拱手相让。

  *****

  林满下工回家的时候,正好迎面撞见大队长赶着骡车回来,她和大队长打招呼的时候,随意地看了眼新来的知青。

  在看到蒋毓成时,视线停顿了片刻,但很快就转移开,看蒋毓成的时间,还不如看林玲的时间来的长。

  如果没有之前对宋辰的惊鸿一瞥,蒋毓成的长相也还算入眼,虽说硬朗的五官不符合她的审美,可好歹还占着白这个优点。

  可惜有了长在她心尖尖上的哥儿,其他胭脂俗粉都是难以将就的存在。

  林满现在满脑子盘算着自己的家底,也不知道够不够娶心仪的哥儿进门。

  辰哥儿有些瘦弱,得好好补补,供销社那些糕点糖果都要票据,还有养肤的雪花膏也得备上,没关系,她有门道,能弄来一些稀罕东西,只是更费钱些。

  都说色字头上一把刀,花钱花在刀刃上。

  林满觉得给自己想要追求的哥儿砸钱,这想法没毛病。

  想想那张白嫩嫩的脸蛋对她露出含羞带怯的表情,她蓬勃的消费欲望都被激发了。

  买买买,不能靠人格魅力折服,她砸钱都要把人哄回自己被窝里。

第109章 六零赘婿(五) 娃娃亲

  “这里就是你们住的地方了。”

  林拥军将一行人带到了知青院里, 林满是特殊情况,她干活利落,往往能用更少的时间干完超时的活, 而那些下乡的知青们, 即便来了好几年,想要挣到足够的工分换取粮食,也得加班加点在地里忙活,所以这个点,院子里的知青都还没回来。

  “等等人就该回来了,到时候自然有老知青教你们,按规矩, 今儿就不用下地了,明儿也给你们一天时间添置一些物品, 至于你们的口粮,可以先到队里支一些,年底还上就好了。”

  林拥军看了眼四个新来的娇滴滴的小姑娘, 女知青的屋子到时候就有些挤簇了, 恐怕到时候还得闹些官司。

  “知青院里的规矩,村里的规矩, 到时候自然有老知青提点你们, 但有些丑话,我也得说在前头。”

  林拥军板着一张脸, 神情肃穆。

  “国家叫你们下乡, 是为了锻炼你们, 不是让你们来享受的, 地里刨食是累活苦活, 既然来了, 就要做好吃苦的准备,你们以后的口粮,都是靠你们自己一分一分挣出来的,当然,要是你们家人心疼,愿意寄东西过来叫你们不那么辛苦,我也不拦着,只有一点,别仗着生活宽裕自在,就生出闲心,在我们生产队里搅风搅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