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说路终,游说路长(下)18(2 / 2)

“未尝不可!我们身后有百万大军!”

“百万?何来百万?”

“是百年大星民族,是我受尽耻辱的大星同胞,是我们的民族意识,是我们的家国情怀,是我们对祖国的热爱!”

壬城主举起茶杯,正欲喝下可小屋突然晃了一下,手中的茶撒了出来,撒到壬城主手上,壬城主立马将茶杯放开,茶杯立马掉到了地上,滚来滚去久久不能停下,壬城主一脸惊讶的瞪着于焕然。

于焕然赶紧从旁边拿出一个茶杯倒上一杯热茶递给壬城主:“也许是外边风太大了。”

壬城主质问道:“我们在地上风越大也不至于如此吧!”

于焕然解释道:“城主观察不仔细了,进门前我就看到这房子前面在地上后面是架空在水面上,仅凭几只柱子撑着,也许是柱子年久失修风一吹便如此了。”

壬城主疑惑的说:“果真如此?”

于焕然点头:“嗯!”

“也是……好像是……吧!”

于焕然用衣袖揩了一下额头的汗珠:“对了,我们说到哪了?”

壬城主说:“那我就开门见山了,我出兵有何好处?”

于焕然说:“待到复国后皇上必然会大赏天下诸侯、立国功臣,到时候封王加爵必有城主。”

壬城主说:“我不参加也不照样可以自立为王,称霸一方?”

于焕然唏嘘一声:“小了,格局小了!这样的话,无论谁夺了天下都对城主不利。”

“此话怎讲?”

“若是三国军夺了天下,那他们怎么会容得下如何旧国势力,又怎么会容得下城主您呢?若是现在军阀任一夺了天下怎会放任您不管不顾,要么您交出军队,要么大军围而攻之!”

“若我加入你们也不是同样的结果?”

“不不不不!若助我主夺得天下您是义军之一,您的军队就是您的,谁也夺不走。但若是偏安一隅绝对不能独善其身!”

壬城主点点头:“先生大才,我说不过你们这些知识份子,先生可否投靠于我,我们共图大业!”

于焕然拍案站起:“我已经说过了,不!可!能!”

壬城主也站起来:“于焕然!这是我给你最后的活命的机会!正如你所说,我偏安一隅,绝不会独善其身!那我不如杀了你,也算是为我扫了一个障碍!外面我的大军已经把这里包围了!你降是不降?”

于焕然轻蔑一笑:“哼!城主不妨出去看一看我们在哪?”

壬城主先是迷着眼睛一脸疑惑,突然,深吸一口气瞪大眼睛一脸惊呀,惶恐地看着于焕然,吓得不由得的往后推了几步,缓过神来后赶紧推开门,却只见门外四个侍卫拔剑对着自己,壬城主退后两步,看着门外乌黑的江水,江面上的白雾,周围墨色的世界,以及远处天边隐约攒动的人影,一切的一切笼罩世界,却也笼罩在壬城主心上,压抑,惶恐,不知所措,陌生的感觉涌入壬城主心头。

壬城主的手颤抖着将门悠悠关上,双手扶在门上,闭目沉思,吐然长吸一口气:“嘶~哈~啊!”抽出腰间佩剑指向于焕然:“就凭你们几个能伤了我?我先杀了你!”说罢举剑就要劈下,于焕然退后一步举起手来,只见其手上捆着一圈麻绳:“等一下!你想好,我只需要轻轻一拉,这破船就会支离破碎,河水拥入我们一个也活不下去!”

壬城主苦笑着将剑丢下:“啊哈哈哈哈哈,没想到我会折在你于焕然的手上,也罢,败在你手下不丢人!你要我怎么做?”

于焕然说:“交出三军虎符,号令大军平北护国!”

壬城主缓缓从腰间解下虎符,交到于焕然的手上,于焕然拾起剑架到壬城主脖子上向外走去:“配合一下。”又招呼侍卫向岸边划去。

小雨绵绵缠缠,波澜荡荡漾漾。小船摇摇晃晃,人儿愁愁哀哀。山近水远近岸旁,于焕然举起手中的虎符:“虎符在此三军听令!”周围虽围满了乌泱泱的人却无人回应,壬城主喊道:“三军听令,以后于焕然就是你们的新主公啦!全军听令!平!北!护!国!”壬城主用尽全身力气喊出“平北护国”四个字后一下撞到了剑上,鲜血顺着剑淌了下来,沿着竹子渗透下去,借着江水染红六江。

众将士纷纷跪下:“诺!平北护国!平北护国!平北……”

……

于焕然将壬城主的尸体放在船上,绑上石头,在河中央处让人将其尸体投下……

雨停了……

漫漫游说路到此结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