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丽人与流云不可兼得之{14}(2 / 2)

公主愿意让我成为你夫君吗?

愿意!公主脱口而出没有任何犹豫,当夜李将军就与公主在关隘之上赏月,我和苏晴在远处就这样看着,终究是有情人终得眷属。但可...”

韩叔刚要继续讲述,敬德突然打断道:“什么,有情人终成什么?韩叔你没有回忆错吧。”

“你那么激动干嘛,多好的一....”这时玲月刚想插嘴说道,多好的一对时,但话还没说完就想到不对劲了,该不会敬德是....啊!玲月此刻彻底凌乱了,想都不敢再想了。

“韩叔是意思,是我少爷又多出了一个爹?”大宝后知后觉说道。

“大宝你不会说话就闭嘴好吗?什么叫做又多出了一个爹。”玲月替敬德感到尴尬所以反驳道。

此刻敬德的表情已经没有之前那么平静,他没有在反驳什么而是表情严肃,然后又渐渐变得冷酷道:“韩叔继续说后来发生什么事。”

韩叔知道纸是包不住火的索性就说得更干脆,更完整一点。

“可是李将军此举,在我现在看来是极度自私的,他给了公主不该有的希望,但在当夜可以说是公主最为幸福的时刻....。

第二天紧急军事会议正式召开,水境先生又出其不意,神出鬼没的出现在了营帐之中,李将军十分纳闷因为昨天他就已经把他打发走了,还给了他一笔钱,怎么今天又出现指挥营帐中呢?

李将军怒视两名看守营帐的近卫士兵,近卫士兵却说到,这名老头说他也是左相的人,是左相面临入狱时,特意派他来作为将军的军师的,我昨天就望见公主亲自招待他,所以今天我们就不敢多加阻拦了。

军师?李将军顿时觉得好笑,瞬间拔出腰间的刀差点把水境先生斩杀于帐内之中,而公主这时又一脸生气的从军账的旁边走出,旁边还跟着玉晴,对着李将军问到。

是不是她的公主爵位已经被取消?是不是援军还没有到?上面给他指令是出关决战?李将军刹那间就反应过来了,赶紧收下了手里的刀,用爽朗的微笑对公主说到,公主爵位取消想必其中是有误会的。

而出关决战,这事确实有,但没关系上次一战已经击溃了敌军主力,此次出关必胜无疑,还望你放心,不要担心什么....。

然后问说是吗,韩都尉。

当时我只能跟着将军笑别无他法,我也告诉了公主李将军所言不虚,张将军在旁却呆住了,于是众人一起进账,这时水境先生也丝毫面不改色,坐在了李将军本来该坐的位置上。

碍于公主在旁,李将军不敢发怒,而这时水境先生却大声说到,将军此战有三危,吴子言君不和将不受,这是一危,二危敌不明不可动,而三危是我明敌诈,军机已泄,虽有锐士冲锋在前,但有后危之倒悬之忧,所以此战你不听我言将是必败无疑。

李将军听完,顿时觉得脸面全无,他刚才对公主伪装,此刻也已经被撕得粉粹,我当时料定水境先生必死无疑。

但在将军准备拔刀时,他又继续说到,有此三危已经是必败,但物极必反,看似死路其实也是活路也,出关决战也不是不可,但你得听我的。

左相可谓是我大唐之忠义良相,他一倒将军你就再无退路了。

我曾经也是左相的人,帮助他成就相位时,那时还没你呢,但奈何左相虽有大志,但为人太过耿直,性子太烈他以为当今之李圣人是唐太宗李世民,而自己就是魏征,但可惜的是都不是,他不听我劝,而最终被那个所谓右相阴得家破人亡,身败名裂可谓凄惨至极。

才有如今之祸,而将军如今你要力挽狂澜狂澜,就得静下心来,别动不动就想拿刀斩杀,那个在你最绝望时替你想尽办法之人。

如今大唐危局已定,将军胜败已经关乎到了关内那百万百姓之苍生存亡,所以我帮你不是帮李圣人,而是帮我大唐的子民度过这无比凶险的危局。

我看见水境先生如此进言,将军内心已然激起波澜,我赶紧在旁说到此位先生是有大才之人的。

你还记得我跟你讲过的疑兵之计吗?其实此计就是这位先生所授。

李将军听之随即神情忽变对我问到,你此言当真,我刚要说真,无奈水境先生却说到,你谁啊你,我们认识吗?

当时我就气得闭嘴了不想在说什么了,他当时怎会不知道他嘴里那颗门牙就是我打掉的。

后来我才知道水境先生是另有深意,所谓谋士如果主将根本不信任他,他即使再有天大良策都无济于事且必败无疑,李将军问我水境先生到底是不是有用之人时,就代表着他并不信任眼前的先生。

况且身边都有公主和苏晴在,此刻正是考验李将军的为人,胆识和城府的好机会,如果李将军在那种场合相信水境先生,那么水境先生才敢跟他说,他的良策,才能两个人合成一条心。

李将军沉思一会就说到,先生之话已然犯了死罪,而一个拿性命作为代价的人,来赌我为人的话,我愿听先生言。

那一刻我才知道,原来古书里故事也许都是真的,水境先生听之大喜,让将军立马召开军事会议。

会议上水境先生指出,敌军此刻已然认为自己是必胜无疑,所以有三败,一败就是骄兵,二败就是会孤注一掷,三败就是将心不和。

一败我已经解释,我来讲二败,敌军认为此战他已经是必胜无疑了,并且已经猜出你会出城决战,为什么因为军机可能已经泄露,外在敌军已经多日未动,他们在等什么呢?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必定会以主力在关外设伏。

而且会在原有位置永久等待而不移动,这就是认为自己必胜无疑后的孤注一掷。

三败将心不和,这时敌军在原有地点设伏,却等不到我军出现,敌军士兵会怎么想,敌军士兵就会想,为什么他们将军会如此确定,敌军必然会来此中伏呢?倘若敌军从别处杀来怎么办?

如果我军在此三败基础上,出其不意的杀出,会产生怎样后果,就会产生三乱,一乱是军心乱,二乱则是将心乱,三乱则是指挥乱,而此三乱是相辅相成的,以此类推就会产生连锁反应。

因此只要在地图上,确定了敌军最有可能的伏击地点,此战就将大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