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士农工商,皆可读书!(2 / 2)

“真他娘的美好啊!”

虽说以往也由紫菀暖床,但许是过于疲倦,欲望压过了理智,脑海中不断闪现紫菀的模样,江哲无奈,默念起了清心咒。

好在一个时辰后,理智终于战胜了欲望!

不等江哲休息两个小时,孔纬已经登门!

孔纬!

孔子第四十世孙!

唐僖宗、唐昭宗两朝宰相。

孔纬弟孔缄、孔纁皆是考中状元,成为当时一段佳话:一门三状元!

孔纬为人疾恶如仇、公私分明、处事果敢。按理说这样一个人当值得江哲敬佩,但孔纬做的另外一件事,却让江哲无法升起敬佩之心。

昔年,僖宗移住陈仓时,召百官见驾,孔纬辞别病危之妻,对别人说:“大丈夫岂以妻之故怠君父之急乎?”毅然前往陈仓救驾。

若孔纬是盖世无敌的将军,能力挽狂澜,江哲或许会佩服他舍小家为大家的大义,但孔纬不过孱弱书生,此举除了能表达他忠君爱国的大义,对大唐、对家庭百害而无一利。

对大唐,他一个孱弱书生,并不能对战局产生影响,甚至还需要分出一支队伍保护他,找些奴仆照顾他,直接增加了军队的粮草负担。

对家庭,舍弃病妻,简直脑袋被驴踢了。

江哲除了看重孔纬的身份,还羡慕孔纬有一个好儿子!孔氏岭南派始祖,孔崇弼!

当孔纬持请帖前来国舅府时,江哲亲自出门相迎,不为别的,仅仅是为了一个孔姓,就算是皇权都得礼让其三分。

“江哲,见过鲁国公!”

“江国舅客气了。”

江哲已不是神策军大将军,而国舅又非官职,一个只有校尉官职的皇亲国戚,孔纬嘴上虽然客气,但却淡定自若的受了江哲一礼。

若换做别人,怕早已生气,但江哲作为后世之人,骨子里早已刻下尊老爱幼的习惯,所以并未当成一回事,乐呵呵的说道:“本该是我去拜访鲁国公,担心我浑身是伤惊扰到府上亲眷,只得劳烦鲁国公亲自跑一趟,请!”

跟随孔纬前来的是一名年级和江哲相仿的年轻人,仔细看此人和孔纬有六分相似,想来应该是孔纬的孙子辈。

带着一老一小穿过宅院来到会客厅,等下人奉茶结束后,江哲瞧了一眼如老僧入定般沉稳的孔纬,率先打破寂静。

“鲁国公,今日请鲁国公前来,实乃有事相求。”

孔纬眼睛抬了抬,将手中茶盏放下,好奇的问道:“江国舅手握禁军,长安城内,有何事是江国舅做不成的?”

这老头儿,没有一点文人的弯弯绕,嘴巴毒的狠。

“鲁国公,我就不绕弯子了。我想办民学!”

若想改变一个时代,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改变思想!

唐代虽然已有民学,但还是以官学为主。官学中以六学三馆为核心,“六学”是指国子监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筭学。“三馆”是指门下省的弘文馆、东宫的崇文馆和宗正寺的崇玄馆。

除此之外,向太医署,太乐署,司天台等专科学院也在大唐得到支持!

至于民学,大唐朝廷态度一直都是不不支持也不反对。

江哲的开门见山并未令孔纬吃惊,老头儿浑浊的眸子紧紧盯着江哲,足足一盏茶的功夫,老头儿才收回目光,道:“以国舅的能力办座民学岂不是手到擒来,何须老朽?”

“我想开的不是一座,而是无数座!虽是私学,但却由朝廷建立,师者也由朝廷发放月钱,唯一区别于民学的便是收学方式:士农工商,皆可读书!”

士农工商,皆可读书!

孔纬眼睛微微眯起,道:“国舅想要改变这传承千年的制度?”

好聪明的老头儿!江哲心中暗道,都说人老精,马老滑,兔子老了鹰难拿,孔纬这老头儿竟眨眼就猜出自己的想法。

面对孔纬的质问,江哲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改变千年不变的等级制度,提升后三类人的地位就等于打压士族!而坐在江哲面前的孔纬,可是士林魁首!

“若我说从未想过打压士林,鲁国公可信?”

江哲没有正面回应孔纬,嘴角一笑便打起太极来。

仿佛是看穿江哲心思,孔纬面色阴沉的吓人,随着大厅陷入寂静,气温都仿佛下降了几分,但这种寂静并未持续太久:“江国舅,老朽想知晓你的志向。”

“我的志向?”

“我并没有什么远大志向,原只想安稳一世。但乱世将起,躲是躲不开的。我当下的愿望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江哲的声音震耳欲聋,令孔纬收敛起不悦的神色,身体不由自主的坐的笔直,难以置信的望着江哲,他没想到江哲竟有如此宏愿!

“国舅既有如此宏愿。为何要打压士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