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心有结14(2 / 2)

现在回想,这云姑娘真没坏心,公子也是难得一见的任性……裴忠离去前不由多看云芝芝一眼,而公子此时也在看那位云姑娘,自己最了解公子,别看公子待人接物温和有礼,但其实内里是疏离的,但此时公子气息温柔,他完全感受不到公子之前的疏离之意。

裴忠不由一惊,他不敢再看,带着满腹忧虑下去准备。

云芝芝此时正招呼黑风离开,和它说了几句悄悄话,完全没注意到裴忠和裴珣之间的交流。

等两边人和鹰一走,云芝芝走到裴珣身边。

“我也让黑风给我带酒来,你请我喝美酒,我也请你喝我的酒。”

裴珣要于大堂宴请云芝芝。

云芝芝将头摇个不停,去大堂开宴太正式了,一点都不自在:“裴公子,别这么客气,我就只喝酒,去院内亭子喝就好。”

裴珣自是随云芝芝的意思。

不过却道:“之前还直接叫我名字,怎么又变成裴公子了?”

云芝芝听见裴珣这么说,眼睛又亮了,裴珣这是主动要和她拉进关系了吗?

裴珣见云芝芝欣喜的模样,此时竟然也感受到一种愉悦。

“那你也不要再叫我云姑娘,叫我云芝芝,或者芝芝都行,我们现在是不是算朋友了?”她颇为急切地问道。

裴珣何等敏锐,他笑问:“你很想做我朋友?”

云芝芝用期待的眼神问:“可以吗?”

裴珣有些被这诚挚的眼神所蛊惑,竟是没有第一时间回答。

云芝芝没听到答案,自我感慨还需再接再厉,世家家主可能考量得太多了,不像郭暄孑然一身,自然能潇洒自在,不在乎世人目光。裴珣这个人是个君子,他一旦说出口的认定,那许是一辈子的朋友,甚至就是整个裴氏的朋友,可比郭暄那等人随口应要靠谱得多。

所以,裴珣没有回答,云芝芝是完全理解的。而且,她能感受到,现在她在裴珣心里,绝对是能说上话的一类人了。

他今晚可是和她说心事了呢?

若不是心里认了她这个朋友知己,能有这样待遇?

这时,她听到裴珣说了一句:“好。”

“?”

云芝芝见裴珣神情专注,眼神有所认定的诚挚,她不知为何,有点想避开这样的目光,许是她自己目的不够纯粹,有些觉得不配。

正好裴忠速度够快,缓解了云芝芝的心情。

“酒来了。”

酒已上桌,云芝芝避开裴珣的目光先过去坐下了。

她揭开酒壶,不亏是世家的美酒,比她的梅花酒醇香得多。

她给裴珣倒了一杯,然后说:“我敬你。”

裴珣接过来,微笑喝下。

云芝芝一口干后,她感觉自己正被他看着,心中不知为何有些紧张。

她微微撇头,转移话题:“裴珣,我之前是想养一只雕做坐骑的,但是那些雕儿对我太亲和了,身形也有点小,不像是能当坐骑的样子,我又下不了手去折腾它们就给放弃了。后来就碰外来的大-黑鹰,它抓了给我送雪果的小狐狸,我就把它打下来了,经过一番调-教,还真实现了我上天的想法。”

“不过,它还是不如雪雕好看,让我每次看到黑风,都不免有些可惜。”语中说可惜,但能听出她对黑风还是喜欢的。

“黑鹰神骏,能够驯服为己用,许是比白雕有作用得多。”裴珣说的温柔。

云芝芝眼中带笑,颇为与有荣焉,她点点头:“我只是受了我曾看过的话本影响罢了,话本里的男主女主遇到危险,就可以骑着白雕离开,看得我特别向往。对了,裴珣,你见过有御雕飞行的人吗?”

裴珣配合的想了想,然后说:“我只知南疆有野人能驯服猛兽为自己作战,但用鹰雕飞上天的,只有你一个,世上鹰雕种类繁杂,身躯瘦小,你的黑风这种体型是可遇不可求的存在。”

云芝芝同意这个说法,黑风是原本就大,后来她喂了灵莲酒可能又涨了一波,若是雪雕,她不确定能不能养出来。

“说起野人,我刚进京那天,看到李氏抓了几十个南疆的人,一些笼子关了好些体型极大的虎熊,一路上十分高调,便在路上出了乱子,你有没有听说?”

裴珣当然知道:“他们今晚应该会在夜宴上表演。”

“曾出过乱子还要去表演吗?不怕又出事?”云芝芝不由问。

裴珣耐心解释:“李琰自负,他一心想让此次太后夜宴流传于世,这次不会放弃他精心准备的大礼。”

云芝芝对此只能说:“那就希望他能一切顺利吧。”

裴珣问:“你认识他?”

云芝芝当然摇头:“不认识。”

那就是一个心存善意的人,裴珣敬云芝芝一杯酒。

“你们裴氏和李氏关系如何?”云芝芝喝完问。

见裴珣意外她的问题,云芝芝主动坦白:“我有个朋友想投李氏做门客,就多问一句,如果不方便回答没关系。”

若是两家关系不好,云芝芝还想要不要回去劝一劝周枕,大世家之间关系不行,遭殃的自然是底层门客,还不如另外选两家清净的。

“姻亲,我祖母是李家主的姨母,两家关系良好。”裴珣温声答

云芝芝忙舒了口气,这样就好。

“陈氏呢?”郭暄去陈家了,以郭暄的聪明,若不是有意陈氏,不会顺势去陈家居住了。

裴珣沉吟了一下,却问:“你有几个朋友?”

“我有两个朋友,可惜,他们都没来你裴氏,不然我可以去寻他们了。”

裴珣微微垂眼,来不来裴氏无关紧要,重点是她还有两个‘朋友’。

“裴陈两家关系尚可。”

只是尚可啊。

云芝芝还是有些小失望的,尚可的意思是不亲近。

“叫何名?”裴珣问。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