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石灰窑烧木炭26(1 / 2)

张宁吃了一些东西后,未等宴席结束便出了房子,踏上了回家的路。

瓦拉沃丝村人让他参加婚礼令他倍感,但他还有许多的事要做,不光为了自己,也为了这群善良淳朴的人们。

走到瓦拉沃丝村北面的小山上,他回头又看了一眼处于喜庆之中的村庄。结果,便看见两个人正在向此处奔来,是拉莫和芒阿勒两个。张宁疑惑,不知两人为何而来。

他们来到张宁跟前,气喘吁吁地冲着张宁嘟囔什么,张宁却一句也听不懂。正纳闷的时候,两人如同他来时那样,拽着他的胳膊向窑场走。张宁抽出胳膊紧紧拢住两人的肩膀,眼中有些湿润。

回到窑场,张宁着手开始修建新的石灰窑。现在,制作土砖已经有了头绪,一群人做起来很快,打地基和砌墙所需石灰就成了急需的东西,需要尽快烧出来。而原来的石灰窑太小,一炉炉烧太费时间。

建石灰窑的窑址靠近南边的围墙,选在台地的斜坡边上。这是参照了记忆中石灰窑的样式,临崖建窑。

在张宁规划中,之后的其他窑从此处向西,顺着围墙一字排开,胚料、成品则统一放在北边晾晒、储存,这样便于窑炉的看护和物资取用。

定好尺寸,三人便动手挖掘。

他们先在土坡上修了一条阶梯坡道,直通到台地上。然后按照石灰窑设计高度,从上向下把坡上多余的土挖掉。每挖一层就用木锤加固一下四周坑壁,防止坍塌。

整个下午他们都在做这项工作,到傍晚才挖了一小半。

第二天,克姆基等人来后,除去继续制作土砖的几人,剩下的都来帮忙,挖掘速度快了不少。上午仅仅过去一半,挖掘工作便完成了。

挖出建造窑体的坑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有好多工作要做。

现在的窑坑就像一个倒着的马蹄,一圈窑壁还要填土夯实。忙了一天,窑体终于有了大致的模样。

隔天,张宁只留下拉莫和芒阿勒帮忙,其他人继续做土砖。他们仨修整窑体外墙,抠出进出料口。并搬来一些干燥的土砖,预备用来封堵进出料口。

午饭过后开始装窑。这项工作比较费时,张宁把大家一起喊来帮着做。先铺木柴,后装石灰石子,然后是一层木柴一层石灰石。张宁在窑内,其他人把石子、木柴从外面递进来。

这时,张宁发现石灰石子纷纷从木柴缝隙间掉落下去。这下可麻烦了,若是继续装窑,最后石子在下、木柴在上,那还怎么烧?

一时间想不出办法,又眼见着天色渐晚。张宁便让拉莫他们都先回去,自己再想想办法。

随着光线越来越暗,他猛地想起自己还在窑筒里面,出料口被木柴和石灰石子堵住了,这下怎么出去啊?

他尝试跳了几次,却都没能够到窑口——脚下的木柴颤悠悠的,让他使不上力气。张宁一时哭笑不得,这真是打喷嚏呛到头盖骨——倒霉透顶了。

没有别的办法,他只好将脚下的干柴、石子一点点挪开,搬开一条缝,他侧着身子从里面钻了出来。

坐在地上拍打着身上的泥土,想起这两天来的费力劳神,张宁心中感到万分憋屈。好容易建成了窑,难道就此成了摆设?

思来想去,办法无非就两个,要么还是用木柴,但需要劈成块,密密匝匝的铺上,这样石子就掉不下去了。要么就烧木炭,一层木炭块一层石子,同样不会漏。

最后,张宁选择了烧木炭。有劈柴的力气,还不如烧木炭更省劲。

......

上午,他们先将窑里昨天装入的东西都撤出来,然后放入细木柴,再在上面堆放粗木柴。装满整个窑筒,张宁把最上面的木柴收拾了一下,归拢出一个圆顶,再用泥封住。泥顶上面戳出几个洞,当做出气孔。

接下来就是生火。待火势已旺,用土砖将出料口堵住大半,只在最下面留一个小进气孔。土砖外面又用泥细细地抹上一层,防止漏气。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