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告发(1 / 2)

书房内,刘祥在思考如何处理今天的事情。

冯霁的身份已然得到了证实,那曹玉的身份肯定也是没跑了,不然不会莫名其妙替他纳妾。但是他想不明白,这曹玉为何偏偏选择了他,是恰逢其会,还是背后还有些别的自己不知道的东西?

暂时他无法做出判断。

但他很清楚,有一件事情自己必须赶紧作出抉择,那就是该不该告发冯霁。

告发,看似应有之义,但实则不然。曹玉做这么个安排,背后会不会存了放长线钓大鱼的心思呢,亦或者曹玉本身就知道这冯霁来自袁家,心存顾忌这才出此下策,避免两家撕破脸呢?

一旦自己告发,将事情摆到台面上,逼的曹玉动手,这会不会坏了曹玉的计划,对曹玉形成将军?毕竟曹玉不是曹操,很多事情也要顾忌曹操的想法。

自己可是想跟着曹操混得,若是初入职场便给未来的老板留下一个办事不利的印象,这对自己将来的仕途可就极为不利。

可要是隐瞒不报,也隐患极大。一来会不会让曹操误以为自己已经被冯霁收买了,这才隐瞒不报。二来也怀疑此事会不会是曹玉对自己的考验,既考验自己对曹家的忠诚度,也考验自己的办事能力。三来,倘若曹玉并没有考验之意,只是将冯霁安排在此方便监视,一旦自己隐瞒不报的事情暴露出去,那就真的说不清了。

总之,无论是做哪种选择都存在风险,没那么好做选择。

权衡再三,刘祥还是决定告发冯霁,告发或许只是失了曹家欢心,可不告发未来说不定有性命之虞,怎么看也是告发风险性小点,做人还是要分的清轻重的。

打定了主意,刘祥一刻也没停留直奔曹府。

“叔德兄长,弟有一事相告。”

“何事?”曹玉还是那副纨绔模样,看似对什么都满不在乎,但刘祥已经不敢轻视他了。

“那冯霁是细作。”

曹玉闻言,没有丝毫动容,反而好奇地望着刘祥:“你何以知之?”在曹玉看来,刘祥可不是什么精明人物,他怎么能发现冯霁的身份呢。

对方如此镇定,显然自己对他身份的猜测并没有错。

既然已经打定主意告发,刘祥自然没有丝毫隐瞒,一五一十的说起了今日发生的事情。

当听到那木牌上刻的是袁字后,曹玉陡然变得极为严肃:“你当真确定那木牌上刻的是个袁字?”

完全不复之前的散漫。

这让刘祥明白,曹玉之前明显不知道这件事情,甚至他可能完全没有往这个方向想过。

刘祥想的没错,曹玉确实没往这个方向想过,他一直认为冯霁应该是东郡哪个世家的来人,哪里会想到这人竟然身背袁字腰牌,那事情的性质可就完全不同了,这才如此重视。

“确认无疑,若是兄长不信,现在便可随我前去拿人。”

刘祥的态度,让曹玉知道了消息的可靠性,当即命人集合,准备拿人。

可等队伍集结后,曹玉又突然反悔了,命人快马加鞭连夜护送二人前去东武阳,因为曹操就在那里。如此说来,这事情无疑对曹家而言是件天大的大事,大到连曹玉也不敢自专,曹玉才会如此。

刘祥在心惊的同时,也暗自庆幸,看来自己告发是告对了,如此一来,不但消除了此事的隐患,甚至还极有可能立了大功,这对想要替曹老板打工的自己来说,绝对是个重大利好消息。

等二人到了东武阳,已经是凌晨三点多钟了,可即便到了这个点,曹玉依旧命下人叫醒了自己的兄长曹操,他是一刻也不想耽搁,甚至可以说是不敢耽搁。

“叔德,何故来此?”

曹操是个长着细眼长髯的中年人,样貌谈不上英俊,个子也不高,但眼睛却极为有神,只要被他看上一眼,便有一种自己已经被他看穿了底细的压迫感。刘祥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受后世既定印象的影响,反正他是觉得压力挺大的,与曹操对视了一眼后,便再也不敢打量他。

“兄长,谯县发现了袁家的细作。”

“哪个袁家?西面还是北面?”曹操显然对此事也极为上心。

“暂时不知。”

“不知?”曹操皱起了眉头,旋即似是想到了什么,然后才接着问道:“你是怕他来自北面,所以不敢轻动?”

曹玉点了点头:“嗯,干系重大,一旦撕破了脸,谁都不好收场。”

曹操赞许地拍了拍曹玉肩膀:“不错,你考虑的很周到,无论是哪个袁,我们现在都不方便动手。”显然,曹操想的更多。

“我明白了,那就当作什么都不知道?”

曹操想了想没有回答,反而岔开了话题:“这位小兄弟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