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食气诀与灵根之说(1 / 2)

陶渊在《修炼小解》的后面附页中,终于发现了他心心念念的修仙功法。

其实也不算修仙功法,只是一篇入门法诀,名曰《食气诀》。

按照《食气诀》的说法,修仙要入门,得先运诀吞吐天地灵气,直到神明气足,感知到灵根所属灵气,方算入门练气期。

常年修炼此诀,更可逐渐修复身体暗损,延年益寿,也就是“食气者神明而寿,岁两甲子”所述。

得入练气期后,还可凭此诀修至练气三层。

这便属于练气初期,此阶段只需逐步积蓄天地灵气于下丹田,形成灵气云团,故而也被称为“积云小境”。

至于后面所谓的“虚脉小境”,此篇法诀未多做介绍。

“看来那老道大抵也只是练气初期的修士,也不知到底活了多少年。”

刚入练气期,可不能活到三百岁,更何况练气初期,寿数与食气者也差不多。

毕竟“练气至高可达寿三百”,那得是至少练气九层的修士了。

同理可得,正常来说,刚入筑基,若不继续勤勉修行,也最多寿三百多一点点。

寿数并非一蹴而就的,那需要慢慢修炼,蕴养自身,使自身圆融完满。

多的是练气期不到两百岁就寿终的,这类人大多使用过折损本源的手段,或是身体战损残缺,无法圆融。

揣摩完食气法诀后,陶渊见猎心喜之下,也不管其他了,当即开始打坐,尝试修炼。

也得亏《食气诀》的人体脉络穴位丹田等相关知识,与陶渊所学武功心法大同小异,才让他能这么快读懂。

这让陶渊惊喜的同时,也有了许多猜测。

或许那些凡俗武学,与《食气诀》法出同源?

猜测得出的些许杂念,很快又在修炼时的静谧中消磨一空。

如此,便在这处窄而方的院落中,陶渊五心向天盘坐,呼吸时有时无,直至清晨的煦阳,慢慢转为正午的烈日。

在这之后的某一刻,陶渊忽而开悟般感觉到,身周原本惰性不显的气息突然活跃了。

而在下一次的法诀运转中,陶渊自悟了丹田内视,同时看见了本该无色的气体,突然分离出大小均等的白、青、黑、赤、黄五色,纷纷投入丹田汇集,形成浅薄的云气团。

“我居然成了?!”

陶渊惊喜睁开双眸。

“难道我是什么道种天才不成?”

毕竟按理说,食气入门一般少则数天,多则数月,更甚者食气终生不得门而入,却是很少有陶渊这般半日不到就入门的。

“也不对啊,金木水火土五系灵气,那我岂不是五灵根俱全?”

按《修炼小解》中所述,五灵根者,确实不如单系灵根修炼快,入门也相对较慢。

这倒也不是说凭灵根多寡就能直接分资质高低了。

只是对于练气修炼而言,有两点很重要:

第一点是对内,即修行者对吸收进体内的天地灵气进行分辨捕获的能力,这一点基本靠神魂强度,但灵根多者越难分辨和捕获,其神魂负担也越大;

第二点是对外,即修行者所处灵地的灵气浓度与相适性。

一般来说,寡灵根者所需天地灵气较为单一。

例如单木系灵根者,只需找寻木系灵气浓郁之地,或水系灵气浓郁之地。

前者自不必说,后者通过阵法布置,亦能形成水生木的格局,满足修仙所需。

但对于多灵根者,如双灵根者,若是相生灵根还好,除了所需灵地要求高一点外,修练起来比一般的单灵根者也差不了太多。

而若是相克灵根,那就直接差了单灵根一个档次,不仅因其本身灵根相克,更是因为相克格局的灵地难觅,布置亦是麻烦。

至于三生灵根、四生灵根者,其本身功法就难以抉择,要提高自身与灵地的相适性和灵根相克问题,就更麻烦了。

不过五灵根者倒是有些特殊,其本身就五行首尾相连相生,倒没有灵根互克问题。

只不过,五行相生之灵地却很是罕见,不,别说罕见了,书本上压根就没有记载。

因此,陶渊要寻找适宜自身的灵地,可以说只能靠阵法来平衡了,当然,这是需要花钱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