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测字,一卦百两(1 / 2)

翌日,李鹤带着李迎,稍作伪装,出现在平康坊。

这里是长安城最繁华的地带,达官贵人皆聚集于此。

被宦官追杀,他们没想到李鹤竟然如此大胆,稍作伪装便出现在长安城。

灯下黑,这也是李鹤冒险回来的原因。

临时从延祚坊找了一副破旧桌椅,一张白纸摆在桌上,用碳灰写着:测字,一卦百两!

时下一般术士测字算命,卦金不过一两上下,就算知名人士,也不超十两。

李鹤要赚钱,就必须引人围观,所以写上卦金百两。

这在测字中,称作“点篷”!

加上李鹤双腿上坐着李迎,闭上眼睛,一副高人蒙难的模样。

果然,熙攘人群立即被吸引过来。

“一卦百两?这人穷疯了吧?”

“长安城这种神棍还少吗?”

“看他样子,就不像高人模样。”

有人嗤之以鼻,但更多的则是指指点点,驻足围观。

李鹤眼睛微睁,见人群中有一位中年男子,身着锦衣华服,饶有兴趣盯着他看。

他手里拿着一白玉雕琢的玉壶,浑身晶莹通透,李鹤知道它必然价值不菲。

“老祖宗,该上场了。”他在心中暗暗朝天机石道。

【将周围人和事,仔细说来,不得遗漏。】

李鹤重点描述了那位中年男子的行迹。

片刻后,传来李淳风的声音:【有了,仔细听好。。。】

听完测算,李鹤心中发汗。

“老祖宗,这。。。真的准吗?”

【哼,无知小儿,怀疑老夫?】李淳风极度不满。

老祖宗自然是不能得罪的,无奈,李鹤只能咬咬牙,调整情绪,郎朗开口:

“此间什么人都有,有人偷汉子,有人要发财,有人要遭罪,有人要破财。”

此言一出,立即引起所有人注意。

这叫“抛砚风”,意为留住人。

可几乎每个人都不屑一笑。

此时,人群中有一女子低下头,悄然离开。

见状,李鹤断定此女子必定就是那偷汉子的人,心中不由得对测算结果信心倍增。

此时,那手捧玉壶的中年男子上前一步,笑着说道:“这位先生,我见你年纪不大,何苦干那行骗勾当?”

上钩了!李鹤心中暗喜。

“这位老爷,何出此言?”他故作高深问道。

“我见你怀中女娃脸色不佳,应是有病在身,若有困难,在下可以相助,平康坊权贵云集,你若在此行骗,被人发现累及自身不说,可别苦了这娃。”那中年男子竟苦口相劝。

李鹤见他面善,谈吐优雅,不由得出言问道:“这位老爷,敢问贵姓?”

“在下姓王,名元银。”那中年男子笑着答道。

听到他的话,围观的人群纷纷侧目,不少人上前恭敬见礼。

王元银,长安首富,素以信义为重,又时常修桥铺路接济穷人,在长安城颇受敬重。

“原来是王善人,失敬!”王元银的名号,李鹤自然也是听过的。

与此同时,他庆幸找对了人。

若从王元银身上下手,更有说服力。

“不敢。”王元银回了个礼。

李鹤继续道:“王善人手中那只玉壶,想必价值不菲吧?”

“区区玩物,不值一提。”王元银虽然如此回话,但眉宇间还是有些春风得意。

见此,李鹤神秘一笑,叹道:“唉,只可惜,今日这只玉壶,必碎!”

此言一出,众人哗然。

“你说什么?”王元银抬高声音,似笑非笑道:“我这只玉壶今日要碎?”

“正是。”

见李鹤言之凿凿,围观者无不发出哄笑。

“这神棍,连骗人都不会,玉壶在王老爷手里,岂是他能左右?”

“我看他像是刚出道的江湖骗子,在这故弄玄虚罢了。”

“如果玉壶今日真的破碎,我愿意朝你扣头,拜你为师。”

人群中讥讽不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