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试探(1 / 2)

高顺虽然借着酒意胆子大了许多,但还是比较理智的,恐隔墙有耳,低声说道“兄弟我有一事不解,丁刺史在大哥无名无利之时接纳了我们,也算是大哥的伯乐,在这之前兄弟们跟随大哥漂浮不定,是丁刺史让我们兄弟三人过上了稳定的生活,大哥为何为了区区黄金白银,便杀了丁刺史转投与董太师门下。

世人都知道董太师乃国之大贼,朝中有多少人想饮其血寝其皮,大哥竟然认了此人为义父,我们做兄弟的自然是跟随大哥的脚步,也尊重大哥的决定,但此事也未免有些过了”。

一向心直口快,敢于说真话的高顺果然什么话都敢说啊,这话要是传了出去恐怕他有一百条命也不够董卓杀的。但是面对着两个最亲近的兄弟,高顺还是将自己心中的疑惑说了出来。

随即张辽也附和道“二哥所言极是,弟向来敬重大哥,对大哥的决断不敢妄下定论,但大哥此举并非男子汉大丈夫的所作所为,丁刺史待我们不薄,我等竟做出如此背信弃义之事,实属不妥”。

张震听完一阵头大,自己一觉醒来就已经成了董卓的义子,他也知道此举确实要被世人所唾弃,但是没有办法啊,谁让自己摊上了这么个事呢,搞穿越也不说穿到个赵子龙关云长身上之类的,也好凭着一颗侠义之心匡扶大汉江山,反而穿到了吕布身上,不由的让自己想到了一句顺口溜“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方天画戟,专捅义父”。

想起来就有些搞笑。不过还好没有穿越到一些牛马身上,要不然真的穿越到像潘凤之类的人身上,岂不是真正的活不过三级了。

犹豫了片刻,只能现编呗,总不能告诉二人杀丁原的是你们的大哥吕布,跟我张某人有什么关系呢,唉,又要给他擦屁股。

但猛然间张震的心里面浮现了一句歌词“尔虞我诈是三国”,不由心里面一紧,在这乱世中要想生存下去,那必然是要谨慎行事,眼下这二人虽是吕布的结义兄弟,但是有没有被董卓所收买就不得而知了,还是小心些好,于是张震打算试探一下二人,开口道“贤弟们此言差矣,大丈夫做事不拘小节,以我兄弟三人的才干,在丁原账下做个小小的领将岂不大材小用,行走于这乱世之中,我们应该要有更长远的目光。

丁刺史带我们不薄确实如此,但是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刺史,这也就决定了我们兄弟三人的发展有所限制,我们若继续在丁刺史账下做事,何时才能够展露自己的才华呢,更别说匡扶江山那种无稽之谈了,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跟了董太师我们兄弟三人日后必定飞黄腾达,名垂千史指日可待。

况且为兄在董太师劝说归降之时,特意提出了放过丁刺史家眷的要求,太师也允了,如今丁刺史的家眷已经远离了这个是非之地,往后的生活我也会多家照料,想必丁刺史的儿女们此生也会无忧了,这也算为兄对丁刺史的一种交代吧”。

张辽与高顺听完虽然觉得大哥说的还有些道理,但还是有些不满,于是一向心直口快的高顺开口道“大哥虽然言之有理,但弟认为,大丈夫立身于这天地之间,无非就是为了忠义二字。

总不能为了名利而残害忠良吧,董太师如今在朝堂之上坐于天子旁,这成何体统,虽然我们习武之人读书少,但是自幼父辈们所教的礼数我们还是知晓一二的,天子年幼,董太师独揽朝政,将朝中一切反对他的人都称他们是逆贼,可是大哥啊,谁才是当今最大的逆贼,想必你我心里面都清楚吧”。

张震听闻有些讶异,高顺此人竟然如此大胆,在这耳目众多的洛阳城里竟然敢如此说话,不过还好这里是自己的府上,又将身边的侍卫丫鬟都已支了出去,即便如此这张顺也真够不要命的。张辽好像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一副激动神情说不出来什么话,只好附和“二哥说得对啊”。

张震此时还是有些拿不准此二人的话语究竟是酒后吐真言还是在试探自己,于是又开口道“贤弟们的话为兄又何尝不知呢,但是大丈夫要想在这人世间有所作为,光有满腔热血怎么能够,能够存活于这人世间才有机会大展身手,若不是为兄弃暗投明,此时我兄弟三人恐怕早已成了董太师的刀下亡魂,又怎能在今夜在此高谈阔论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