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CUBE29(1 / 2)

“另外,大公司的合作你这边也继续谈,该赚的钱我们也要挣。既然要做这一行,能合作就合作,不能排斥他们的存在。”

易浩彦也没有把话说绝。

“不过,控制培养我们自己的势力才是进入南韩偶像业的主要目的。这条路,最好从小公司开始。”

“可是这里的小公司那么多,你怎么知道该选哪一家?遍地撒网的话,其实花销也很高,而且成功率很低啊~”

林景致皱了皱眉头,提出一个现实的问题。

“这就看我的本事了。”

易浩彦笑了笑,卖了个关子。

……

第二天,他就收到了一份报告,里面包含了南韩目前整个偶像行业所有已经注册的经纪公司。

实际上,他早就让高叔在帮忙搜集南韩偶像经纪公司的数据。让CJ娱乐这样的渠道巨头做这种事简直太合适了,基本上手到擒来。

报告上,每家公司的资料和情报都一览无余。

甚至还根据公司实力,社长背景和旗下偶像练习生的具体情况做了详细的分类。

面对一这份厚厚的报告,易浩彦聚精会神地翻看着,每一家公司都需要仔细筛查评估,只看报告是不够的,这份报告只是用来了解基本情况。易浩彦会从这些报告中选出他觉得有可能成长出来的小公司,再去做进一步地调查和了解。

小经纪公司能否取得成功,其实资金是其中最不重要的一部分,真正看的是管理层和成员们的实力。

小公司只有靠实力才能出头,这是南韩偶像市场的共识,而能不能看到那些聚光灯之外的实力,考验的就是投资人的眼光。

当年易浩彦挑中还是小公司女团的Sistar,靠的就是独一无二的眼光。

报告里的公司很多,易浩彦先从实力比较强的中型企业看起。

相比小公司,中型企业的数量有限,实力也参差不齐。总体来说,这些中型企业距离头部大公司还有一定距离,但是手头也有拿得出手的偶像组合。

这种公司一般有一定的规模,也有一定的基本盘,缺乏一个爆发的机会,就能够再上一层楼,进入顶峰。

本质上讲这些公司也有很强的外部合作需求,属于可以拉拢的对象,至于能不能形成控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咦?CUBE内斗?

看着看着,易浩彦突然注意到一条有趣的信息。

这家公司他很了解,以前还曾经帮4Minute的金泫雅牵线过和朴载相的合作。

总的来说他很欣赏这家公司的社长洪胜成,他一手策划的偶像,无论是solo还是组合,都极具个性,风格很鲜明。

洪胜成以前是JYP的代表理事,2008年4月自己单干,成立CUBE娱乐,公司部分练习生也曾在JYP训练。

2013年iHQ正式与CUBE合作,待CUBE上市后,iHQ持有其35.31%股份,成为最大股东。

当时在洪胜成的带领下,不管是Beast、4MINUTE抑或小分队TroubleMaker都创造了辉煌的成绩,累积不少名曲。

公司一度仅次于SM、JYP、YG,被列为韩国第四大公司。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