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经济在于流通196(2 / 2)

中年男子行礼致谢:“敢问巴蜀郡有何特产?我们远道而来,想运些货物回去,但一进府城,就被琳琅满目的货品迷花眼睛,一时不知如何选择。”

小商贩笑眯眯地回答:“这个问题,你可问对人了!要说这巴蜀郡,以前真是穷得叮当响,后来女君开发井盐,开辟市集,这才繁荣昌盛起来。”

少年闻言,不屑地撇嘴,被中年男子狠狠瞪一眼,这才消停。

小商贩当没看见少年的鄙夷,继续说道:“除却井盐,还有毛郎君的毛笔,蔗饴,凝脂膏(猪油),牛医家的金疮药,宋氏陶器的瓷器,女子纺织坊的蜀段,巴人的藤甲……”

中年男子忍不住赞叹:“巴蜀竟然有这么多特色之物?”

小商贩得意地抬起胸脯,骄傲道:“这皆是女君的功劳啊!”

中年男子:“女君就是传言中大秦第一位女性郡尉?你方才说,她已收了钱。是不是……”

中年男子比划一个送礼的动作。

“你要送得出去才行啊!女君向来不收礼,也不吃拿卡要。无论是商税,还是田税,女君都收的极低。”

小商贩继续说道:“你瞧这些里坊的房子,是女君派人统一加盖。我们只需要付房款的五成,就能提前认购房子,剩下的房款每个月分批还。”

“这不就是空手套白狼?你们房子都没到手,钱就花出去了!”少年觉得买房的人蠢笨如猪,这么明显的圈套都看不出来。

小商贩却嗤笑:“你可知,许多人穷极一生都未必能在府城买房?即便是有家资的商人,也会因身份地位的限制,没有资格在府城置产?”

“但你们要为此背上数十年的债务!”少年想不通,他们为何要如此执着于一套房。

小商贩义正言辞道:“但我儿子不用!我还完了,我儿子,我孙子就能在这里继续住下去!”

这个年代,一套房子就是祖产,住完一代还能住下一代,房子破了就继续修,只要王朝不灭,地契就能一直有效。

除了房子,耕田也是如此。

许是地广人稀的缘故,为鼓励耕种,秦国是允许私人买卖土地的,这样虽然会造成土地兼并,底层百姓可能会沦为雇农,但对于整个帝国的军爵系统和农耕是有促进作用的。

许多鱼曾考虑过,是否要限制土地收购政策,但面对的阻力太大,而且最大的地主其实是商会……

中年男子同小商贩告别后,下定决心要参与此次竞标!

少年不解:“为何?这郡尉明明就是贪财吝啬之人!她不仅与民夺利,而且擅长画大饼!”

中年男子摸摸少年的头:“虽上有天子诸侯之势尊,而下有猗顿、陶朱、卜祝之富。你可记得猗顿因何起家?”

少年困惑地眨眼:“猗顿曾向范蠡求救,范蠡让他欲速富,当畜五牸(母畜)。”

中年男子:“但他真正发家是从开发河东盐池开始,一个河东盐池便能让他富可敌国。何况掌控一郡盐池的郡尉?她有兵,有权,有财,有人,岂会竭泽而渔,自毁根基?”

少年懂了,仲叔的意思是郡尉这人不简单,新府城这事,仲叔就算赔钱,也要去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