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关于理财(1 / 2)

这一章呢,说一说关于理财的二三事。

小时候喜欢一个玩具,很贵,需要十五块钱,而我每天的零用钱只有五毛钱。我在攒钱买玩具和每天买零食之间纠结了很久,最后决定每天的快乐更重要。

那时我不懂攒钱的重要性,只喜欢及时行乐。每天吃着零食看着我喜欢的玩具在店里的壁橱中,觉得只是看着它也挺好的。直到有一天它不见了,我才后悔,但来不及了。

长大后,经历了十几年的贫穷,我意识到了钱的重要性。会为了喜欢的东西牺牲一些自己的口腹之欲。不再只顾每天快乐,而是有足够的资本之后再满足自己。这时我也不觉得痛苦,小时候经历过及时行乐,长大经历谋定而后动,很好。

大学的时候,生活费总是紧巴巴的。哪怕一天只吃一顿饭,想省着钱买一点衣服和书,也是不太够的。其实买的很少,也不买水果和零食吃,但也是勉勉强强。

这时姐姐跟我说,支付宝有一个花呗,可以花那个钱,然后再还。有一次实在没钱,我就用了一些,解决了难题,很开心。虽然下个月要还,但是下个月省一点就好了。我这么想着。

花呗的额度随用随涨,看着额度上涨我引以为傲,像是自己的钱一样。后来回头看,只觉得当时真的是穷怕了,傻了。

花呗确实帮了我很多,却也让我开始提前消费。因为爸爸不总给生活费,我也不总和他要,就用花呗,然后还不了的时候就让爸爸还。一个学期可能超出生活费一两千,但对当时的我来说都是一笔巨款,甚至愧疚的觉得是我乱花钱了。

然后我关掉了花呗,又开始了紧巴巴的日子。饭再少吃点,东西再少买点,这样就够花了。只可惜当时没有理财意识,不然一定不用这么辛苦。很多消费甚至根本没必要,只是当时的我不会断舍离,也不会简净的生活。但也比当时的同学干净整洁很多,我很自豪。

唯一遗憾的是,为了满足一些精神需求,导致大学的食堂我并没有好好吃过,多数时候都在一楼吃几块钱的盒饭,十几块的饭是不开心的时候,或者奖励自己的时候才去吃一顿。想了想还是很心疼自己。现在有钱了,却再也吃不到了。

毕业后上班,我有了人生第一张信用卡。觉得比花呗好用,不会因为你有段时间不用就降额度,而且免息期比花呗更长。

心里懊悔大学的时候怎么没想到办信用卡。甚至对银行,也是毕业工作后才慢慢了解的。大三实习的时候浑浑噩噩的,只知道皮毛的皮毛。

工作后用信用卡薅了很多羊毛,觉得很实惠。额度上涨之后我也很开心,又一次觉得是自己的钱变多了。不过想想觉得可笑,贷款的额度再高又能怎样。有能力的人只会让自己的资本更高,而不是能借款的额度高。

后来为了信用卡积分有了很多不必要的消费。在消费升级然后恍然大悟又消费降级后,我还是注销了所有信用卡。为了一点蝇头小利浪费自己的时间和金钱,没有必要。而且差点又掉进超前消费的漩涡。

如果说电子支付让我对钱没有概念,那么信用卡和花呗就是让我对提前消费失去概念,都是经济陷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