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单身多年 喜结婚 第五世27(1 / 2)

随着日子一天天临近,吴池和周兰大喜的日子也越发的紧了。

吴家上下张灯结彩的,大红的喜字到处是,人们的脸上也喜气洋洋的。

而一条街上的周家也同样如此,这不为了喜庆,整条街都上了大红的绸子,每过几十步都挂了鞭炮,等着明天娶亲的时候用。

两家的小辈也被允许在街上疯跑,几个小厮站在街头街尾,守候着这两家的千金,少爷。

每个路过这条街的人只是稍微打听一下,都被塞了一大把的喜糖蜜饯。

于是周吴两家的姻亲传的更远了。

“少爷好!”

“好!”

“少爷恭喜啊!”

“同喜同喜。”

吴池一路走来,每个人都在向他问好,至于父母,早已忙的不着人影,这几日也由着吴池去了。

被恭喜了一路,吴池总算回到了思源轩,好在因为他的吩咐,平常时间不得打扰,所以此时的思源轩也是清静无人。

“呼,这结婚也太累了。”吴池一路走来,哪怕是回礼也累的够呛。

吴池走进屋内,就着桌上的茶壶,咕咚咕咚喝了几大口。

“嗝~”吴池渴急了,一不小心竟然喝了个精光。

将茶壶轻轻放在桌子上,吴池一屁股坐了下来,脸上愁眉苦脸的。

原因无他,他是吴池,不是吴翊啊。

作为一个单身多年的苟,他连恋爱都没谈过,现在突然叫他结婚,属实让他十分难熬。

“怎么办啊,我又不是吴翊,这波操作属实给我弄不会了。”

吴池看着满屋子的喜庆物事,不由得愁容满面。

吴池这两天总会忘记许多事,要么就是自己脑海里多了许多记忆。

有时候他走着走着,能够准确的说出一个虽未谋面老妈子的名字。

或者在书房里面找出一副遗失很久的字画,花园里的假山里找出一些小玩意,是小时候藏的。

等等,我在这里哪里来的小时候的记忆?

吴池在拿着一个石制的短剑时,突然醒悟,惊出一身冷汗。

“这地方在试图改造我的记忆,婚期越近,脑袋里吴翊的东西越来越多,吴池的东西却越来越少。”

吴池坐在桌子边,心里却越发急迫,再这样下去他迟早迷失自我。

时光流逝间,外面的天渐渐黑了,吴家上下都掌了灯,将所有的地方照的透亮。

吴池的思源轩也被掌上了灯,用过晚膳,严词拒绝想要服侍的丫鬟,吐槽了一番万恶的封建社会后,吴池坐在了书案前,梳理最近得到的所有信息。

挑了挑灯芯,明亮了些,又拿来一个灯罩防止飞蛾,光线变得雾蒙蒙的。拿出纸笔,研好墨,吴池蘸了蘸墨水,埋头书写起来。

首当其冲,写下了兰花簪三字,吴池醒来时,身上的兰花簪和玄色云龙袍一起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自己在回忆里看到的吴翊离家时所穿的那一身。

所以兰花簪有着很大的嫌疑,可能是作为将吴池拉进这里的媒介,或者是钥匙。

吴池想了想,将兰花簪圈了起来,画了一个重点关注。

还有啥呢,吴翊这个人,他应该是……

吴池奋笔疾书,一个又一个的猜想被他推了出来,但大多数被否定了。

排除了许多错误选项之后,吴池的心里有了些许眉头,他大致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了,现在只待验证。

夜渐渐的深了,灯上的灯芯挑了又挑,导致光线影影绰绰的,吴池身后的衣架上,大红的喜服若隐若现,各处的喜字,也隐隐约约。

明天是大喜的日子。

……

噼里啪啦的一阵挂鞭响起,吴家的接亲队伍便出发了。

此时的吴池身穿喜服,骑着高头大马,一时间玉树临风,春风得意。

不过骑马对于吴池却是正儿八经的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他根本不会骑马,刚坐上马时,吴池的内心还是紧张的很。

好在这是已经喂熟的马,安顺的紧,又在吴池的要求下,派了一个擅长的小厮在前面牵着,他这才稍稍把心放下。

一切准备就绪,一行人才吹锣打鼓的朝着周家走去。

看热闹的百姓将街头街尾围的水泄不通。

一个大娘站在后面,她的双眼已经失明了,但她还是来凑这个热闹,毕竟,看不见,听听也是挺好的,沾沾喜气嘛。

大娘听着放了炮,看不见的她只好问道:“这是谁家娶亲啊,这么热闹?”

旁面的男子显然认识她,听见询问,连忙转过身来道:“这是周吴两家人的亲事啊。”

大娘显然惊讶了一番道:“怎么还娶亲啊,我记着他家不就只有一个适龄的公子吗,怎么就……”

一年前,大娘也凑了周兰只身加入吴家那场热闹。

大娘还没说完,这男子便抢先道:“大娘,你这就不知道吧,吴家的公子前一阵子回来了,这次的亲事就是给他们两补办的”

“啊,这已经死了的……”

“大娘,这话可不兴说,人安安全全的回来了,你这样说,小心被偷听了去,到时候可能要吃点苦头。”

男子听到她说了胡话,连忙制止,又向周围的人告了声歉,再转过头来时,大娘已经走远了。

“哎,大娘,一会娶亲回来要撒喜钱啊,您不捡了?”

哪曾想,大娘一听,脚步更加快了,拐杖打在地上噼里啪啦的。

她一边走还一边碎碎念:“不应该啊,当初已经死了,怎么可能再回来?

呸!想让老娘去捡死人钱,是嫌老娘死的不够快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