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距离地球180亿公里 《十五》(1 / 2)

家园历:2064年10月11日。

天气设置:无星之夜,19摄氏度。

航行模式:人工监视巡航。

“朋友们。

晚上好。

这是鄙人第二次做船长每日总结,也是正式就任船长后的首次总结。

今天早上,在九位无面法官监督下,以及十二位飞船委员会全体一级委员共同见证下,鄙人左手按着《末日方舟内部法(第一版)》,右手向天起誓,正式接任末日方舟号第二任船长。

我的誓词很简单。

‘本人徐烟客就任末日方舟号船长,定当坚决执行末日方舟计划,拥护《末日方舟内部法(第一版)》,效忠飞船全体大会,尽忠职守,竭诚奉公,自愿成为人类之先驱,以无上之勇气,终此一生,献予星辰大海!’

本来。

以我的个性,以及这么多年日复一日的副船长工作,我早就心如止水。

可是。

当念完誓词那一刻,我发觉自己的内心还是起了很大波动。

就像平静的热油锅里突然掉入了一滴冷水。

我好像突然增加了一点对我们所进行的远航事业的深刻理解。

没错,我们的物资储备充足,航行经验丰富,每天的工作看起来简简单单、平平常常。

但这仍然是一趟绝对动人心魄的冒险之旅、希望之旅!

我们不是为自己远航,我们代表了整个人类,代表了那颗消失在宇宙背景的蓝色星球的全部希望!

我们承载了整个人类文明向遥远星空发展文明的全部寄托!

自打我们离开后,地球老家的人们将不可能再有能力发射第二艘这样的巨型飞船。

因为我们带走了大部分关键物资,比如氦3燃料。

我们承载了太多太多。

在我有生之年,我一定会完成属于自己的这一份使命。

我会继续完成尊敬的李爱华船长最初制定的六大任务。

今天上午,在完成宣誓正式就任第二任船长以后,我们启动了氘-氦3聚变引擎点火,并在450分钟后关机,顺利实现300公里/秒目标速度。

这个速度是综合考虑消耗、耐久、将来计划等多方面因素后,我们所能加速的最大合理速度,也超过了第四宇宙速度。

在我看来,不管是正在航行前往半人马座这个小目标,还是将来造访银河系更多目标以及发展新的人类文明,物质上、技术上都没有太大难度,真正的难题是如何牢牢保证末日方舟号的初心不偏移、使命不动摇。

我们的初心是为人类文明深远流传远征星辰大海,我们的使命是确保人类文明永续绵延!

前不久,我与已故李爱华船长谈及不同代际之间会产生思想偏移之事,今天也有了进展。

下午我召开了飞船委员会一级委员首次全体会议,一级委员来自各个部门一把手以及个别重要人员,同时邀请了文明传承团王守仁主席列席旁听。

根据《末日方舟法(第一版)》第1章第10条,飞船委员会与文明传承团互不隶属,各自行使自己的职权,但第6章第5条规定,当两者职能不清或有重大必要事项时,船长有权决定该事项属于飞船委员会还是文明传承团,并组织解决。

我在会上提出了我和已故李爱华船长们的共同担忧,将来若是飞船上的后人不执行我们的初心使命,而是把承载全人类希望的使命变成类似“旅行玩乐”其他性质,该怎么办。

当时,大家都沉默了半分钟。

一级委员会基本都是来自于500名初代船员。

只有方舟科学院光帆研究所主任研究员杨光还是个28岁的年轻人。

大部分老船员都十分赞同我的担忧,认为必须好好考虑这个问题。

如果我们前面做得很好,将来的事业却断送在产生思想偏差的后辈手中,那我们岂不是死不瞑目。

也有一部分人认为这虽然是个问题,但是恐怕只能是个问题,根本没办法解决。

来自律政司的韩司长则认为不必多虑,《末日方舟法(第一版)》第1章第1条已经明确我们的使命,任何人都不得动摇。

星际行动大队队长诸葛不凡赞成我的看法,不同意韩司长意见,如果将来后辈思想产生动摇,那么他们修改《末日方舟法(第一版)》,也仅是轻而易举之事。

前朝之法,管不得后朝之剑。

科学院的杨光研究员提出完全不同看法,他认为一代更比一代强,我们这些来自地球的老家伙不应该太低估他们30后(飞船上出生的第一代在2036年),他们将来只会比我们做得更好,而不是一代比一代糟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