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距离地球180亿公里 《三》(1 / 2)

家园历:2064年10月4日。

天气设置:秋之阴云,23摄氏度。

航行模式:全自动安全巡航。

“天涯,你说,宇宙之中还有没有别的文明存在?”

“不知道。”

“假如有的话,我是说假如,你见到外星人的第一面,你想跟它说什么?”

“老杨,你缺乏基本的常识,我船穿越前方奥尔特云至少需要1000年,到那时候你和我早就变成香樟林里的一堆尘土,所以不会有那一天。”

“我说......天涯,你明明才18岁,怎么比我这个28岁的老爷们儿还老气?做人要开心一点、放松一点嘛!”

“不好意思,我就是这样的人。”

段天涯,男,18岁,身高一米七五,体重65公斤,“高炉”运行检修部一号原子引擎巡检大队三组组长。

和他同行的是年长十岁的组员杨好问。

段天涯带着杨好问穿着笨重工作服,沿着已经关机的原子引擎周围绕了一圈,一边查看数字屏显监控参数,不时用手里的轻铝棒敲敲机械管道,贴近耳朵用工作服自带的扩音器去听辨声音。

“老杨,我听这一块声响好像有点出入,准备超声波/X射线无损机械探伤检测。”

“是,组长!”

两人从便携式工具箱掏出一堆工具,忙活起来。

“报告组长,经超声波/X射线检测,所有指标符合检修技术标准,没有问题。”

“不对,再用磁鉴定检测测一遍。”

又忙活了一阵。

杨好问喜出望外,“报告组长,原子引擎定位H区编号H211管道,查出一处0.863平方毫米区域,出现管壁变薄缺陷0.596毫米。”

“重复检测两次。”

“重复检测两次,数据可信度99.9999%。”

段天涯按了一下手套上的按钮,接通“高炉运维调度控制塔台”,“喂喂,我是巡检大队三组段天涯。”

“请讲。”

“原子引擎定位H区编号H211管道,查出一处0.863平方毫米区域,出现管壁变薄缺陷0.596毫米,按《一号引擎技术维护规程》应当予以更换该段管道,三维模拟构图与巡检日志已经上传,请注意查收。”

“收到,系统已经自动分配‘怪兽工厂’立即开始生产替代件,已下达二组执行更换任务,感谢三组辛勤巡检工作。”

“不客气。”

段天涯忙完一上午的巡检工作,方才带领组员杨好问乘坐电梯,上升到22层的巡检三组办公室,脱下那身笨重的工作服。

“干这活儿可真累!我还真不如守工具箱仓库!”杨好问抱怨道。

“你确定?要不要我帮你申请调回去?”

“不用不用!我就是说说而已,累就累吧,谁叫咱们生在了这飞船上,那就是命!”

段天涯没有接话,朝角落的服务机器人“小爱”招招手。

“小爱”在屏幕上亮起“微笑”表情,主动送上两杯冰凉可乐。

“天涯,你说你也是神了,你的耳朵怎么比超声波探伤仪还要好使,你到底是怎么用耳朵就能听出如此微小的机械性能变化?”杨好问一边喝着可乐,一边懒洋洋躺在黑色皮沙发上。

段天涯穿着笔挺白衬衣,站在落地窗前,望着仅一窗之隔下面巨大无比的原子引擎,“多听几次,自然就听出来了。”

“对了,天涯,上周末在‘星际观景台’洒你一身咖啡的女子,她有没有把你的衣服洗干净送回来?”

“啊?暂时......还没有。”段天涯猝不及防,呛了一口可乐。

“那位小姐是我们‘船二代’第一届丙班的校友,虽然我跟她不熟,不过她算得上是我们第一届里的校花哦,可惜也是至今没谈过男朋友的少数几个人之一。”

“是么......”

杨好问忽然想起什么,“天涯,你原本是在飞船出生的第二届校友,却在学校连跳五级然后又来高炉工作,你是不是连女生的手都还没牵过?”

“咳......老杨,说得你不是单身一样。”

“当然,我也是。”

杨好问半瘫在沙发,眼睛盯着阴沉的天花板,把双脚十分随意地搁在茶几上,拍了一把比段天涯粗近两倍的大腿,“我......我这不是长得丑没人要,我要是有你这副好身材,我就去把乐羊织机追到手!”

就在这时,一群人脚步声从办公室外的走廊传来。

“人脸识别通过,欢迎第一常务副船长徐先生来访高炉运行检修部原子引擎巡检大队三组办公室。”

办公室门自动打开时,杨好问像弹簧一样腾地从沙发上弹起立正。

一行七人簇拥着徐烟客进入办公室。

“船长!你们怎么来了......”

杨好问来到高炉工作六年,前四年都是在看守检修工具箱仓库,确保工具箱随时完好能用,即使作为高炉总负责人的徐烟客偶尔从智慧城指挥中心下来检查工作,因职位太低从未见过。

到第五年的时候,徐烟客已经升任常务副船长,需要操心的事情更多了,高炉日常管理交给了副总,就再没有下来过高炉。

所以,这还是杨好问第一次见到鼎鼎大名的第一常务副船长,那位从底层电焊技工干到飞船顶层的传奇人物,不出意外的下一任船长。

“你们组长在那儿愣着干啥,徐先生来临时视察工作,还不赶快请徐先生坐下上茶!”同行秘书朝那个年轻背影喊道。

“啊?组长!组长!”

段天涯手里端着可乐,原本面朝玻璃落地窗外的原子引擎背对房门,缓缓转过身。

简短一句话。

“坐吧。”

返回